5月份开始,登革热就进入了高发期,这一高危传染病给我国珠三角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威胁。
广东省今年已有例登革热病例被报告,其中,境外感染输入病例例,柬埔寨占到近七成。
登革热流行于每年5-11月份,7-9月份为高峰期,这个时间恰恰也是旅游旺季,近期要前往我国珠三角地区或是东南亚国家旅行的朋友们可要注意了!
全国发生病例
年2月,菲律宾维萨亚地区就发生了例登革热病例,其中24人死亡。
年以来,巴西共记录登革热病例例,其中有29人被夺去生命。
年至今,泰国已有30人因感染登革热死亡。
登革热还与感冒病症相似,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忽略了,下面的李先生就将登革热当成了感冒来治,没想到越治越严重!
案例
贵州的李先生全家在初夏时安排了一次前往泰国普吉岛的旅行。
这本来是一次愉快的行程。
但是在泰国刚回来的晚上李先生突然就感觉身上有点冷,随后慢慢感到身体乏力,头晕,后来就开始发高烧,当时他以为是感冒,吃了药就睡去了。
第二天李先生体温恢复正常,头也没那么痛了,就以为病好了,医院。
没想到第三天又发起了高烧,还伴随着腹痛的症状,而且身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斑!还伴随着暗红色的出血点!
这下李先生可慌了,医院检查才知道感染了登革热!
其实登革热和感冒还是有一定不同的,下面一张图片简单介绍感冒和登革热的区别。
介绍完区别,那我们聊聊登革热,一般什么情况下会感染登革热?遇上登革热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详细介绍下登革热。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由登革病*引起的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蚊虫传播。
目前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登革热具有一定自限性,无并发症患者通常10天左右可自行痊愈。
少数登革热病例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目前,登革热现已被WHO列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
登革热由蚊虫传播,故而在热带、亚热带等高湿、高热、适合蚊虫繁育的地区更易发病传播。
虽然目前已研发出登革热疫苗,但该疫苗仅对感染过登革热的人群有效,对普通人群没有免疫作用。
登革热有什么典型症状?
登革热发病较为突然,嗜睡或烦躁不安症状通常出现于被蚊虫叮咬后3-15天,多数症状出现在4-8天。
下图是出现登革热比较常见的症状。
另外,如果发现类似症状,医院进行血清学检查,确诊病情!
登革热病*是如何入侵人体的?
登革病*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进行复制。
然后通过血液进行循环,形成病*血症,这时人体出现一系列的情况。
之后病*会二次复制,出现反复高烧。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登革热主要由*病*感染引起,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俗称花斑蚊)和白纹伊蚊的叮咬传播。
蚊虫叮咬携带病*的病人获得感染能力,然后再叮咬健康的人群来传播登革热病*。
另外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抵抗力较低的患者是易感染源,应多加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已患登革热的患者和隐形感染者也会成为疾病传染源。
患者发病前一天和发病后五天都具有传染性。
另外有一部人感染后,病*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为隐性感染。
但隐形感染者和感染者具有同样的感染性,同样能通过蚊虫将病*传染给他人。
登革热该怎样预防?
杀灭成蚊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旅行者,更应做好防蚊措施。
关于登革热的预防主要以下几点:
1、感染源预防
患登革热的人应待在蚊帐内,直至第二轮发热消退正常为止。
隔离不应少于5日,以避免蚊虫叮咬将感染进一步传播给其他人。
2、切断传播途径
杀灭成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
住宅旁不要有积水,及时清理保持卫生清洁,有条件可在家里养食蚊鱼。
下图是一些有关灭蚊药的介绍:
3.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
日常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外出时涂昆虫驱避剂,以防蚊虫叮咬,或进行物理防御,穿浅色的长衣长裤,休息时撑蚊帐等。
感染登革热应该怎么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药物可治疗登革热,治疗只侧重于缓解症状。
1、一般治疗
患者住有防蚊设备的隔离病房。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体温、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倾向,才可适当活动。
不可过早进行活动,以免加重病情。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的富含营养的易消化食物为宜。
另外注意清洁口腔和皮肤,保持粪便通畅。
2、对症治疗
①物理降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
对高热不退及*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或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治疗发热和缓解肌肉疼痛。
②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
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是否会使病情加重,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③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
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④止血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
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⑤休克治疗
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脑型病例应选用20%甘露醇~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另外
愈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这是登革热治疗好后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完全恢复常需数周。
注意,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不可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另外,阿司匹林也不可用于儿童,因其可增加Reye综合征风险(雷耶综合征)。
最后科普:
比登革热危害更大的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登革病*的二次感染导致,比登革热症状更严重,因为二次感染导致的登革出血热患者的免疫系统反应更加剧烈,所以在登革热流行区域生活或有旅行安排的人群需要更加注意。
当二次感染登革热不治疗的话,病情会快速加重,血压严重下降,导致患者,不及时治疗的死亡率可高达30%!
但如果及时就医,登革出血热的死亡率不足1%,一般造成登革热死亡的大部分是二次感染导致的,主要致死原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