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专家讲堂梁洪生教授脑内出血的个体化精
TUhjnbcbe - 2022/6/19 14:59:00
白癜风的土方 http://m.39.net/pf/a_4475491.html

脑内出血(ICH)是常见的卒中综合征,我国脑出血占卒中比例较高,为18.8%~47.6%,卒中相关死亡约占50%,ICH的患者年龄普遍小于缺血性卒中,在亚洲国家中出血性卒中相比缺血更常见。ICH患者预后较差,仅有约20%的患者在6个月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ICH病因与分类

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

淀粉样变性脑出血

继发性脑内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性疾病

血管结构异常性疾病

系统性疾病

外伤

肿瘤性疾病

ICH的非手术治疗

血压控制

血压控制指标:对于收缩压~mmHg的住院患者,在没有急性降压禁忌证的情况下,数小时内降压至~mmHg是安全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有效性尚待进一步验证(Ⅱ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收缩压>mmHg的脑出血患者,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持续静脉输注药物控制血压可能是合理的,收缩压目标值为mmHg(Ⅱ级推荐,D级证据)。

止血药

预防血肿扩大的措施主要包括血压管理和止血药的使用。指南推荐意见:1.HICH后血压升高(mmHg)有促进血肿扩大的风险(Ⅱa级推荐,B级证据);强化降压(mmHg)有可能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Ⅱb级推荐,A级证据)。2.氨甲环酸可以降低HICH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Ⅱa级推荐,A级证据),但不能改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Ⅲ级推荐,A级证据)。3.重组因子Ⅶa可以降低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扩大(Ⅱa级推荐,A级证据),但在改善生存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方面有争议(Ⅱb级推荐,A级证据)。

逆转抗凝血障碍药

1.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有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环氧化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洛非班)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洛他唑)。

2.抗血小板药物逆转

血小板输注:①内科治疗患者不推荐输注;②手术患者在术前或术前术后各给予1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输注,能降低对阿司匹林敏感的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手术:可以降低重型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

去氨加压素:可以改善血小板活性、降低血肿扩大的几率,但不改善预后。

3.常见抗凝药物及其逆转逆转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①凝血酶抑制剂:加比达群、阿加曲班;②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艾多沙板、利伐沙班。

肝素类:①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②磺达肝葵。

ICH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年轻患者。

2.血肿和脑水肿占位效应明显,由此引发肢体偏瘫、失语、精神混乱或躁动等症状。CT扫描示中线结构移位,有早期脑疝迹象。

3.大脑半球的脑叶皮层(非深部)出血、非优势半球,血肿体积中等(10~30ml)适于手术。10ml通常不需要手术;30ml大血肿预后差,60ml大量出血、伴GCS≤8分,30天死亡率为91%;小脑出血GCS≤13分、血肿直径≥4cm应手术清除。

4.出血后出现症状早期或恶化后4h内手术效果较好。

5.脑积水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小脑幕上血肿手术指征

1.颞叶沟回疝;

2.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ICP显著升高的表现(中线结构移位超过5mm;同侧脑室受压闭塞超过1/2;同侧脑池、脑沟模糊或消失);

3.ICP>25mmHg。

小脑幕下血肿指征

1.血肿直径>3cm或>10ml,第四脑室受压或完全闭塞,有显著的占位效应及颅内高压;

2.脑疝(以枕骨大孔疝为主);

3.合并显著梗阻性脑积水。

脑干出血手术指征

1.血肿量>5ml,血肿相对集中;

2.GCS评分<8分;

3.生命体征不平稳,特别是出血早期出现中枢性血压、体温、呼吸等显著异常;

4.家属有强烈手术意愿。

手术方式

1.微创钻孔引流术。

2.内镜血肿清除术。

3.小骨窗血肿清除。

4.开颅血肿清除术(保留或者去除骨瓣)。

总结

脑内出血病因考虑全面;

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恰当治疗;

手术方式以术者熟悉为主;

多学科治疗患者相关并发症;

早期康复治疗。

整理自:哈尔滨医院梁洪生教授学术报告。

编辑

乔婷婷审校

董晓慧

投稿邮箱:

Neurologynews

.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讲堂梁洪生教授脑内出血的个体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