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华山神内大咖经验谈静脉溶栓,别忽视这些问
TUhjnbcbe - 2022/3/12 17:32:00
北京看荨麻疹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医学界神经医院神经内科,打造“华山大咖卒中谈”栏目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第一大原因,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每年有高达多万患者死于脑卒中,患者及家庭都会遭受巨大的痛苦和负担,因此有效防治卒中对降低疾病危害,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有着重大意义。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为响应号召,“医学界”携手“医院”开展系列活动,在此次“华山大咖卒中谈”栏目中,我们对话医院神经内科程忻主任医师,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超时间窗溶栓,

能否获益需利用影像学检查回顾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历史,延长治疗时间窗一直是神经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溶栓时间窗从3小时到4.5小时,再到4.5-9小时,溶栓时间窗的扩展,并非是简单的、盲目的扩大,而是基于客观的影像学标准。不同影像学检查,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溶栓相关信息。通过CT平扫,我们能够筛选出的卒中患者,溶栓时间窗最长只能到4.5小时。既往研究显示,基于CT平扫,纳入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没有看到溶栓获益。CT平扫给我们提供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如果想进一步扩展溶栓时间窗,我们需要借助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进行组织学评估。我们需要看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缺血半暗带,且脑梗死核心比较小。符合这样的客观证据,患者才可能从超溶栓时间窗的溶栓中获益。

降低出血转化风险,严格把握溶栓适应证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降低溶栓出血转化风险的策略,最重要的一条是严格掌握溶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我们简称为“入排标准”。指南制定的这些入排标准,充分考虑到了患者的出血风险。例如,3小时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的禁忌证,明确提到“既往颅内出血史”、“头CT或MRI提示大面积梗死(梗死面积>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等17条禁忌证[1]。这些禁忌证需牢牢掌握,如果违反,就有可能就带来恶性的后果。对于严格掌握了入排标准的患者,仍然有1%-2%的患者会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这一部分目前来看,是治疗本身决定的,无法避免。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预测哪些人真正会发生出血,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入排标准,并且在临床中严格的执行。溶栓治疗可以形象的比作走钢丝,需要达到治疗和风险的平衡:患者既要获得再灌注,又要最大限度减少出血。有效的溶栓治疗,就有可能带来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的破坏,引起出血,然而并非所有的出血转化都需要担心。临床上,通常把出血转化分为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和脑实质出血(parenchymalhemorrhage,PH)。HI1型为梗死区点状微出血;H12型为梗死区内融合片状出血。PH1型为血肿小于梗死面积的30%,无占位效应;PH2型血肿超过梗死面积的30%,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或有梗死灶以外的出血[2]。HI型出血没有引起病人症状的明显加重,是可以接受的,也不用太过担心。并且这些小的出血不影响后续的抗栓治疗。需要担心的是面积较大的出血,比如上述PH2型出血,甚至会引起脑水肿。这类出血一旦发生。死亡率较高,总体预后较差,如果危及生命,还需要请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静脉溶栓,未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山神内大咖经验谈静脉溶栓,别忽视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