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持续升高的颅内压(ICP),多种治疗方案的观点差别很大。本文重点内容为颅内生理性容量调节,根据此机制我们提出了一种称为容量靶向治疗(隆德概念)的方案用于处理颅高压。
跨毛细血管液体交换的驱动力由有效跨毛细血管静水压和渗透压的平衡决定。完整血脑屏障对晶体液(主要为Na+和Cl-)的低通透性以及屏障两侧的高渗透压(mmHg)阻碍了跨血脑屏障液体交换,这与其他大多数地方毛细血管渗透压主要源于血浆蛋白(大约25mmHg)正好相反。因此,生理状态下脑灌注压(CPP)显得不是很重要。另外,颅脑毛细血管内静水压(以及脑血流)具有很强的生理自主调节能力,并且系统性血压的变化通常不会传导至这些毛细血管。
血脑屏障受损时,跨毛细血管水分子转运主要决定于血管内和血管外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差值。在这种病理状态下,脑血流量的压力自主调节功能受损,此时毛细血管内静水压会受到全身血压变化的影响。
容量靶向治疗“隆德概念”可总结为以下四点:(1)降低应激反应和脑能量代谢;(2)降低毛细血管静水压;(3)维持胶体渗透压并调控液体平衡;(4)降低脑血容量。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已经从生理和生化(脑内微透析)角度通过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进行了评估,同时临床经验也支持该方案。
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医学和法律角度将死亡定义为脑血流量完全停止引起的完全性脑梗以及脑活动的永远消失。在严重脑病和创伤性脑损伤中,通常最后都会出现平均动脉压以及颅内压的升高。因此,神经外科重症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