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关于手足口病,新手爸妈们一定要提前了解有关知识,才能及时发现,正确判断,合理应对,让孩子少受罪。
手足口病——徘徊在孩子身边的恶魔,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且传染性强,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抵抗力差的婴幼儿更容易被传染。每年4~10月是高发季节,潜伏期长达2~10天。
传播途径
1.通过患者的唾液、粪便及其用品等多种途径传染。
2.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疱疹液。
该病在患病第1周传染性最强,一般在患儿之间相互传染。患过手足口病的患者可再次感染手足口病。
相关症状
初期轻症: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少数重症: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的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到生命。相关主要症状有: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精神萎靡,肢体抖动,易惊,呼吸加快,冷汗,四肢发凉等。
Tip: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的发热、咳嗽、流涕等与感冒类似,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格外细心,如果孩子发热哭闹,流口水,手脚掌心出现水泡,医院检查。
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或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们千万不能大意,但也不必过于紧张,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配合医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由于传染性强,一定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对于惊厥的患儿可选择抗惊厥药物,并且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患儿生病期间的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重症治疗:
1.液体疗法:对于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功能衰竭的患儿,应在脱水降压的同时限制液体摄入。如果患者出现休克和循环衰竭,则应在纠正休克、补充循环血量的前提下使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速尿等。
2.血压控制:如果患儿出现血压升高、皮肤花纹、四肢发凉,应使用扩血管药物如米力农注射液,如果血压下降则应给予升压药及正性肌力药治疗。
3.抗病*治疗:对于病情进展迅速,症状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全身无力、呼吸异常等,尤其是小于3岁的儿童,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需及时就诊,对症进行神经系统受累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治疗、恢复期治疗,不可耽误病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治疗。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2.勤洗手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功能的洗手液。一定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或者抓东西吃。
家长在处理完宝宝的尿片或其他污秽物后也应该彻底洗手。
宝宝的餐具和玩具在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消*;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隔离
不要让宝宝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4.远离密集人群
少去人流密集、空气质量差的场所;如果无法避免的话,需要佩戴医用口罩,做好防护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