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血糖引起的高渗性利尿是多尿的根本原因
TUhjnbcbe - 2025/6/25 22:01:00

(四)微血管、神经病变和白内障的发生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人的严重并发病,其病变主要是肌肉和肾小球等组织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膜上有大量糖蛋白沉着)以及视网膜血管异常。产生这种病变的原因还不清楚,多数人认为与生长素升高有关。因为糖尿病人血浆生长素水平的高低常与微血管病变有一致的关系,而且生长素介质有促进粘多糖合成的作用。由于高血糖时,许多蛋白质可发生糖基化作用,所以也有人提出,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增强,可以促进糖尿病患者发生如冠心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蛋白质糖基化作用增强,是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的原因。

糖尿病时,脑细胞中的葡萄糖含量随血糖浓度上升而增加。葡萄糖在脑细胞中经醛糖还原酶和山梨醇脱氢酶催化、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山梨醇和果糖不能被脑细胞利用,又不容易逸出脑细胞,从而造成脑细胞内高渗。

葡萄糖+NADPH+H+醛糖还原酶山梨醇+NADP+

山梨醇+NAD+山梨醇脱氢酶果糖+NADH+H+

当用胰岛素使血糖突然下降时,细胞外液水分可因脑细胞内高渗而向细胞内转移,使治疗中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发生脑水肿。此外,山梨醇可使神经纤维内的渗透压升高,吸水而引起髓鞘损害,从而影响神经传导。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同样,过高的葡萄糖进入晶状体后,形成的山梨醇和果糖不能再逸出晶状体,致使晶状体内晶体渗透压升高,水进入晶状体的纤维中导致纤维积水、液化而断裂。再加上代谢紊乱、晶状体中的ATP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化合物含量降低、α-晶体蛋白的糖基化等,最终使晶状体肿胀,出现空泡,其中某些透明蛋白质变性,聚合或沉淀,导致白内障。

综上所述,糖尿病可引起体内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临床上病人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高血糖引起的高渗性利尿是多尿的根本原因;而多尿所致的脱水刺激机体产生口渴感又导致多饮;体内糖利用障碍,能量代谢紊乱所致的饥饿感使得病人多食;大量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及脱水使病人体重减轻。在IDDM人群中,三多一少症状比较明显,重型病人更加突出。而在NIDDM病人中,往往没有典型的这些症状。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血糖引起的高渗性利尿是多尿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