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院急诊科接连收治了多名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撸猫”后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一查,才发现是一种被称为“巴贝斯虫病”的病。医生介绍,巴贝斯虫是一种能感染人类、猫或其他动物的寄生虫。
“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头痛等症状。其潜伏期一般为7天到14天,但也有短至数小时即可发病的情况。因病发后病情进展快,目前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食源性疾病之一。“巴贝斯虫病”如何传播?出现哪些症状时需及时就诊?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一、传播途径巴贝斯虫在宿主体内主要通过带病毒的宿主动物(鼠类)叮咬传播。在我国,鼠类是传播巴贝斯虫病的主要媒介动物。其中,家鼠以吸血昆虫如蜱、螨等为食,感染率最高;而野鼠则主要以吸血昆虫如啮齿动物,如褐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等为食,感染率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动物,如猪、牛、羊等也能传播巴贝斯虫。巴贝斯虫病还可以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播散到人或其他动物的身体内,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二、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主要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婴幼儿。免疫力正常人群也可以感染该病,但发病率很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的免疫力较差,易被感染。如果患有先天性脑膜脑炎、脑膜炎、脑积水等疾病的儿童也容易感染巴贝斯虫病。此外,孕妇也容易感染该病。因此,有以上疾病及接触史的人群,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巴贝斯虫病”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不过,感染后如果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治疗。医生提醒市民朋友们,避免被猫咬伤;不接触、不饲养野生动物;若有猫类动物接触史应主动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早识别并及时治疗。
三、发病机理巴贝斯虫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组织内,寄生于脑细胞内或脑脊液中,使宿主出现脑水肿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引发的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等,可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症状。除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外,该病还可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根据临床表现,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脑实质出血、脑实质弥漫性肿胀,并累及脑膜及周围组织和脑脊液等。发病急,病死率高,治疗困难。
四、预防措施1.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2.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肉类)。因为感染巴贝斯虫的病毒需要在80℃以上才能灭活。
.如果宠物生病,应将其立即送去兽医那里并治疗。
五、治疗方法巴贝斯虫病主要是以支持疗法为主,同时可以应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患者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必要时要使用镇静药物,降低焦虑程度,减少应激反应。要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神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