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璞石朱鑫璞中风预防科普
一旦发生急性脑中风,如果确诊急性脑梗死,在经过急诊室的积极抢救后,就需要住院进一步评估治疗。长期的临床工作体会,几乎所有的家属对住院都很紧张,根源就在于:医院“脑梗死诊疗过程”缺乏足够了解。
为了规范诊疗行为,国家在年根据相关诊疗指南就发布过急性脑梗死的最基本的临床诊疗路径。让广大民众大致知道标准的住院流程,或许就能够消除更多医患间隔阂,促进医疗行为规范,增进医患和谐。
一、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只要当时影像学检查发现急性责任性缺血性病灶改变;
4.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5.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6.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二、住院后检查项目
(一)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小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艾滋病等);
3.胸部X线片、心电图;
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二)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易栓检查、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2.TCD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
4.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5.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6.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
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控制体温、血压、血糖;
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溶栓、血管介入、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
3.神经保护剂: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4.中医中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
5.并发症处理:监测控制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必要时选择手术;癫痫防治;感染及褥疮防治、深静脉血栓防治;
6.早期营养支持;
7.急性期康复治疗;
8.根据个体情况启动二级预防措施。
四、选择用药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以下治疗药物:
1.溶栓治疗:可选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
2.抗血小板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
3.抗凝、降纤、扩容、神经保护、中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4.降低颅内压:可选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速尿)、高渗盐水和白蛋白等。
5.并发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感染、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
五、标准住院天数:
医院救治效率高低,标准住院天数在7-10天。
六、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