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一个22岁患1型糖尿病的姑娘。4个月前姑娘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眼底出血几乎失明,无奈之下接受了激光手术治疗。出院后姑娘情绪低落,又担心眼底再次出血导致失明,于是痛定思痛,自行节食,每日以鸡脯肉及鸡蛋为主,近似“辟谷”,且每日郁郁寡欢,也不与家人交流。可姑娘在节食的同时未减少胰岛素剂量,且反复出现餐前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的症状,由于吃了甜食就能缓解,这种频繁低血糖并未引起姑娘重视。
入院前5天,家人发现姑娘昏倒在地,忙紧急送医,测血糖为1.08mol/L。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后,姑娘清醒了,遂回家观察。但这次姑娘比原来更加沉默了,而且症状愈加严重,一两天后出现哭闹、说话也没有了逻辑。家人只好带着姑娘来医院求医。
医院收治后患者后,颅脑磁共振提示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什么情况导致大脑出现如此改变呢?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判断,患者为低血糖导致的脑水肿,必须及时脱水、营养神经、促醒等治疗。在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精心诊疗下,3天后患者恢复清醒,1周后元气满满的出院了。
比起高血糖,其实低血糖更可怕,但却往往不被人们重视。
据医生介绍,严重低血糖会导致脑部细胞受损,并且加重心脏、脑、视网膜和肾脏血管的负担,如昏迷6小时以上可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变成植物人,到时候就追悔莫及。
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种无症状性低血糖,就是血糖很低却没有出现相应症状,例如心慌,大汗等,也就是身体没有给出预警。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不仅会出现昏迷而且很可能导致脑卒中、心梗等,这才是“沉默的杀手”。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怎样预防低血糖呢?
医生提醒,在药物使用方面避免降糖药物剂量过大(尤其是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特别是不明成分的降糖保健品)、使用降糖药物时间不恰当(比如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餐);饮食方面避免进食太少、漏餐,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定时定量吃饭、适量饮酒很重要;在运动方面,剧烈活动或活动量超过平常、空腹运动时也可能发生低血糖,所以建议糖友们在活动时一定带着些糖块、巧克力等,以备不时之需。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