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上的“绿靴子”巴尔多,“睡美人”弗兰西丝,“休息者”戴维,它们作为最出名的三名遇难者,按理说遗体应该被妥善处理,可结果总是这么无奈。
藏语口中的珠穆朗玛峰是“大地之母”,自从年5月29日,被两名人员成功登顶后,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试图向这座世界最高峰发起挑战。
当然,挑战世界之最,肯定会有很多意外,据统计,从年来,挑战的人群中就有余人命丧于珠峰,令人吃惊的是,这么多遇难者中,居然没有一具遗体得到了妥善处理,只能任由他们躺在那里。
同时,这些遗体中,有三具较为出名,他们的遗体也难以处理,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情况。
1、“绿靴子”巴尔多
巴尔多是一名印度警察,同时也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年5月,他和队友组成8人小分队,准备向珠峰发起攻击。
他们从北坡攀登,一路来到米的高度,眼看顶峰近在咫尺,他们欢呼喜鹊,谁也没料到,暴风雪来了,巴尔多为了避难,躺进了一个石灰岩洞穴,没想到,他一躺居然是永别。
这次意外造成3人遇难,据后来幸存的队员说道,他们本意是带走巴尔多遗体的,可搬运尸体至少需要6~8人,加上暴风雪席卷,不知哪里有沟壑、哪里有深渊,连自身保命都困难,带走尸体,几乎是以命搏命,他们为了求生,只能残忍地离开。
就这样,年仅28岁的巴尔多,永远留在了珠峰米处,他上身蜷缩,腿朝外伸展,身穿桔色棉衣,脚踩绿靴子,由此得名“绿靴子”。
现今二十几年过去了,巴尔多尸体仍然没有腐烂,他成为了米的风向标,他告诫其它登山者,别看成功就在眼前,其实前方更危险,更要格外小心。
2、“睡美人”弗兰西丝
弗兰西丝是一名40岁的美国登山者,年5月,她作为第一个不携带辅助氧气装置的人,成功登顶珠峰,本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可在返程时,不幸发生了。
她是和丈夫谢尔盖同行的,没想到返程刚走米,弗兰西丝就因缺氧倒下了,靠丈夫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背她下山,也只能去求助其他人。
没想到丈夫救人心切,求援途中不幸踩空,跌落山谷遇难了,弗兰西丝就这样在零下30℃,无氧的情况下等待了1小时,眼看不行了,这时上来了两名英国登山者,这两人本想救她的,可他们根本带不走她,也只能放弃登顶去寻求支援。
其实双方都明白,在这里倒下,不可能等来援兵,可弗兰西丝还是微弱地向英国人说道:“求求你们,不要扔下我”,可英国人为了保命,也很无奈,只能转身离去。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将身体挺直,双手合在胸前,安详地熟睡着。就这样,她长眠于此,成了珠峰“睡美人”路标。直到后来,当初过路的登山者再次登峰时,才用一面国旗将她“就地掩埋”。
3、“休息者”戴维
年5月15日这一天,英国登山者戴维·夏普登山过程中,当他来到“绿靴子”巴尔多之地时,他瘫坐在了旁边,因为绿靴子的位置是风向标,是休息调整后发起冲锋的场地,很多登山者都会这么做。
当时路过的其他登山者足足有40人,大家都以为戴维抱膝而坐于此,是在这里休息,居然没有一个人上前打过招呼,大家都把他忽略了。
没想到,戴维这么一坐,却是与世长辞,直到一名返程的登山者再次看见他,才发现他已经死亡了,可大家都没办法,此等环境下,带不走他,只能让他永远守候着珠峰。
他们的故事只是余遇难者中最出名的三具遗体,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最有名的遗体都无法运走处理,其他遗体岂不更难?
其实没有人处理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点
1、珠穆朗玛峰的特殊环境,让人无能为力
每年除了4~5月是攀登的*金期外,其它时候的天气变幻莫测,时有8~10级大风袭扰,很容易引起雪崩,在高低压气流呈湍流、乱流现象下,攀登者随时可能被大风卷走。
登过山的都知道,越往上温度越低,空气越稀薄,珠峰顶端平均气温零下36℃,有时甚至达到零下60℃,大气压是海平面的四分之一,空气氧含量只三分之一,不靠氧气瓶维持,常人坚持不过1小时。
在海拔超过米后,登山者就要负重一套厚重的高海拔套装,这套装备在20公斤左右,笨重导致行动迟缓,若要搭把手处理遇难者,势必要凿冰、破土、挖坑,多达3~5米厚的冰块,没有大型工具,根本凿不动,即使有,也不敢用力凿,大分贝可能会引起雪崩。
如果破冰拉出遗体,这个过程势必要消耗大量氧气,再面临体力不支、缺氧,产生幻听幻视、头痛欲裂的时候,还要拖着一具早已和冰块融为一体的遗体(估计80~kg)下山,估计2~3分钟就会窒息,逐渐失去意识。
珠峰的地形更危险,被积雪掩盖的沟壑、冰川、峭壁、悬崖、深谷,都是很难逾越的天堑,如果没有规划好路线的话,一失足就是永远。同时,伴着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登山者随时都有危险,永远不知道,意外和脚步是哪个先迈出去。
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拖着笨重的身体,大型工具不能用,遗体搬不动,冒着救一人,可能会折进去多人的风险,施救者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
2、人不行,靠飞机也不行
有人说,既然人搬运不下来,我靠飞机总行了吧?不难看到,在飞机种类中,只有直升机可能做到,但真的能做到吗?
翻看数据,民用直升机飞行极限高度为米,*机最高纪录为米,只有法国某款直升机,曾经飞到了12米的高度,当然飞了这一次,就不敢再飞了。
同时,在高空营救的案例中,只有尼泊尔的飞行员在米的山峰上营救过登山者,这已经创造了世界纪录了,之后再也没有此等案例。
而直升机在山区飞行,飞行高度影响到性能、操纵性,山区地形使飞机起降时易发生动态翻滚、地面共振,山区气流产生的旋涡和湍流会影响飞行,气象造成浓雾、雪崩、大风,遮挡山脉,很容易造成撞机。
以上条件制约了直升机作业,以目前使用的机型,是无法满足珠峰飞行的。所以,理论上来说,米的高度,直升机能上去,如果超过了,飞机也没办法。
3、征服珠峰是登山者的夙愿,葬身于珠峰或许是最好的归宿
最深、最快、最高、最远,人类总喜欢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珠峰作为世界最高峰,理所应当地得到登山爱好者的青睐。
对于一名登山狂热者,可能已把征服珠峰当成自己永恒的事业,就算不幸遇难,也希望自己能和珠峰融为一体,这是他们的信仰,弥足珍贵,这也是他们认为的最好归宿。
其实在登山运动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没能力、无法自保的情况下,可以抛下队友,选择自保,这种行为也不会背负任何的道德谴责,就像《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作者乔恩科莱考尔说过:“在海拔米以上,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
所以,后人为了敬畏遇难者,不轻易打扰,就是给他们的最好归宿,唯一能做的,可能会简单祭拜一下,比如给遇难者披上国旗、留下一些家乡的食物等。
4、这些遇难者在警示后人,此处很危险,大家注意安全
珠峰上所有遇难者,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葬身在茫茫雪山中,以惨重的代价警示后人,希望可以以我为地标,这里是珠峰的某个危险地段,路过的人千万要小心。
他们能成为珠峰的“永久守护者”,也算是最好的安慰了。
5、登峰成本高,掩埋和带走尸体的成本更高
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不是说有勇气就能去的,事先的专业培训,登峰前的装备购置,根据资料显示,光一个登峰,费用在30~35万元之间,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就拿“绿靴子”巴尔多为例,他在珠峰遇难后,他的家人非常想把他的遗体带下来,可“绿靴子”的家庭并不富裕,要想搬运巴尔多,至少需要6~8人协作,还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人就需要30多万,这几百万,让巴尔多的家人感到无能为力,只能让巴尔多长眠于珠峰。
写在最后:
我们最著名的三具遗体,“绿靴子”的队友想带他走,但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不允许,只能放弃。也有人想搭救“睡美人”,可两人根本不行,最后她没等来援救,只能遗憾地离去。“休息者”夏普,并非人性冷漠无情,而是无可奈何,即使选择来登峰,这就是命。
总体来说,带不走其它遇难者遗体的原因,也是一样的。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现在登峰条件好了,遇难者也越来越少,这是值得庆幸的,可登峰人员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的垃圾、排泄物已经把珠峰戳的千疮百孔了,这又是不幸的。
看来,人能征服一切,也能毁灭一切,作为“大地之母”的珠峰还能回到往日的纯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