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科是一个从不熄灯的科室,一年天,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地运转着。
晚6点,吴蕾、秦嘉治、尹泽宇三位大夫准时出现在急诊大厅内,跟白班的同事交接完工作,他们的夜班开始了。
“别着急,都能看上”
42医院急诊科的主治医生,她的工作区域包括抢救室、监护病房、急诊门诊等,主要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急诊病人治疗方案的制订,病人安置、转运、病床协调,医院其他部门的对接和沟通,处理应急事件等。
多年的急诊生涯,让她早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夜班已是“家常便饭”。
吴蕾的上衣口袋里,一直插着3支笔。黑笔签医嘱、写病历;红笔写特殊标注;瞳孔笔检查病患。她拿哪支笔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没有一秒的迟疑。
处理完几位外伤患者后,吴蕾忽然听到一个小孩的哭闹声由远到近,然后就看见一对夫妇抱着一个1岁左右的小孩,走进了急诊的值班室。
孩子母亲看见吴蕾后赶紧快走了几步,来到她身前,焦急地说:“大夫,快看看我们孩子,刚才还和他爸爸玩得好好的,突然就开始闹起来了,这个胳膊也不动了。”说着就指了指孩子的左胳膊。
说话的时候,吴蕾仔细观察着孩子胳膊情况: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她大概有了点头绪,随后安抚着孩子:“大宝,不哭啊,让阿姨看看怎么了!”
孩子胳膊确实是抬不起来,一触碰孩子左肘关节的位置,孩子的哭闹就更厉害了。看到这种情况,孩子父母就更加焦急了,孩子妈妈甚至落泪了。
吴蕾赶紧劝家属说:“先别着急,看情况有可能是脱位,不一定是骨折,我先问问你们具体情况。”
随后,吴蕾和孩子父亲确认孩子受伤的全过程。
原来,孩子并没有受到任何撞击或摔倒的情况,是孩子父亲拽着孩子的胳膊做游戏的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吴蕾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应该就是桡骨小头半脱位。
但是急诊科的病人情况复杂,病情多变,还是需要一个检查来排除一下骨折情况。
拍完片子,确定没有骨折的情况后,吴蕾和患者家属交代孩子的胳膊需要复位后,走到小患者身前,再次安抚孩子,并同时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孩子左肘桡骨小头处,左手握住孩子左手腕,做外旋动作。吴蕾的右手拇指突然感觉到咯噔一下。孩子的胳膊复位成功了。
吴蕾慢慢把孩子手臂放下,和孩子父母说:“复位完了,先哄哄孩子,一会儿看看孩子胳膊活动情况。”
不一会儿工夫,孩子就不闹了,胳膊可以举过头顶了。
孩子的父母对吴蕾表示感谢之后就带着孩子离开了。
送走这一家三口,刚回到诊区坐下,吴蕾就被四五名做完检查等待看结果的患者围了起来。她赶紧站起来,说道:“别着急,都能看上,来,您站这里,第一个看,第二个、第三个……排好队啊。”
“不能让病人等着”
晚上8点多,一位中年男性举步维艰地走进急诊室。看到患者面色痛苦,右手捂住右侧腰部,慢慢地走进门口,32岁的急诊科医生尹泽宇急忙迎了上去。
“怎么了这是,哪里不舒服?”尹泽宇询问病情。
“大夫,腰和肚子疼得受不了了,快救救我吧。”病人急促地说着。
“疼之前有没有去过厕所小便啊?”尹泽宇再问。
“有有有,去完厕所就觉得有点不舒服,后来越来越疼,我都忍不住了!”病人满头大汗地回答。
尹泽宇用拳头扣了扣病人的右侧腰部,只听病人“哎哟”一声。
“你这个病呢可能是输尿管结石,也就是咱们平时常说的尿结石。”尹泽宇对病人说。
“怎么这么疼呢,我还有点恶心。”病人问道。
“输尿管结石最大的特点就是疼,堪比分娩痛,难以忍受!虽然疼得‘要命’,但大部分没有什么生命危险,咱们先做个检查,看看到底是不是结石,石头有多大,已经到输尿管哪一段了!”尹泽宇耐心地宽慰着病人。
待病人检查结束后,尹泽宇看到检查结果,右侧输尿管下段的结石不太大,给予解痉止疼治疗后,尹泽宇嘱咐病人适当饮水并去候诊大厅适当行走活动。
刚叮嘱完这位患者,一位骑电动车摔伤的老人来了。依旧是检查、询问病史、开检查单……在病人去检查的空当,尹泽宇抓紧时间在电脑上写起病历来。“如果病人多的时候,会先给病人治疗,然后再补充完善病历,总不能让病人等着吧。”
此时,又有一名男子捂着手跑进急诊室,面带痛苦地说:“医生,快看看我的手指。”
尹泽宇询问病情后得知,男子是海洋馆的一名饲养员,在喂养狮子鱼过程中受伤。因为伤口不大,酒精消*后他也没有太在意,直到手部肿胀剧痛,胸闷憋气,医院就诊。
面对这一特殊病例,尹泽宇急忙在脑海中搜索相关医学知识。狮子鱼的学名是蓑鲉,它的背部有*棘。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这种*素的特效解*剂。在沧州,因此中*的患者也很罕见。
尹泽宇想到可能会有断刺留在伤口中,立即进行了检查。果然,在灯光下,尹泽宇看到了患者体内的鱼刺,小心取出后,尹泽宇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
狮子鱼的*液是由对热很敏感的蛋白质构成的,所以*素暴露于热的地方会很快分解,这个温度不要太热,在43摄氏度—46摄氏度。温度太高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在对患者进行了外用抗生素软膏、抗过敏等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留院观察。
“场面再乱医生也不能慌”
急诊室不断有病人进来,但医生们的工作步骤始终有条不紊。一般情况下,急诊最忙的时间集中在晚上8点到12点之间。
接近零点,大夫们依然在忙碌着,一对年轻人被家属送到了急诊室,这是两个吃室内烧烤不慎一氧化碳中*的患者。
紧急处理完手头工作的秦嘉治和吴蕾急忙对患者进行鼻导管高流量吸氧治疗,为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医生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注射,以缓解症状。
面对患者家属焦急的目光,秦嘉治解释道:“幸好发现及时,碳氧血红蛋白17.9%,属于轻度一氧化碳中*。虽然患者现在症状缓解了,但仍然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秦嘉治跟患者和家属说话时喜欢看着对方双眼,这是他工作中养成的习惯,也是这份自信让更多患者感到踏实。
秦嘉治说:“急诊科医生经常要面临很多突发状况,如何安抚家属情绪是很重要的一课,场面再乱医生也不能慌。”
夜间的急医院一样,只有高峰期的忙碌,没有深夜的寂静。
凌晨2点,急诊科门口又亮起了救护车的蓝色闪灯。秦嘉治隔着玻璃门看了眼车上拉下来的患者,“这应该是喝多了”。
多年的急诊科经历让他见到了太多的病例——车祸送来的伤者,头晕肚痛的老人,疲惫的家长抱着生病的孩子,被家里宠物抓伤的年轻人……
他记得有一次,一位50多岁的男人喝多了被送到急诊,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他和同事一起抢救了3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救过来,最后家属接受了现实,哭倒在床边。
这份工作需要有一些信念感,支撑着他走下去,是自己亲手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现实世界的成就感。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理解,这是他最欣慰和感动的。
清晨6点,晨光中城市慢慢苏醒,路面的车辆渐渐多了。陪床的家属们打着哈欠,喝起了豆浆,吃上了油条。值班医生们订的早点外卖还来不及拆开,分诊台前患者已经开始排队,急诊大厅又迎来了一个就诊小高峰。
上午8点,3位医生的夜班进入尾声。“这一晚上,至少看了60名患者。”吴蕾看了看挂号单说道。
(记者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