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滨州市人民医院专家眩晕反复发作,可能是小
TUhjnbcbe - 2023/8/29 19:5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陈甜田通讯员赵新英赵岩郭庆花徐大伟

耳石症又被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它是指当头部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的眩晕与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

所谓良性,就是可治疗、可自愈;所谓阵发性是指头晕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按秒或按分钟计算;所谓位置性是指当患者头部变化位置使患耳向下时突然出现眩晕,如一起床晕了,一躺下晕了或是躺着一翻身晕了,是一种天旋地转的晕。

耳石症是临床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人群终身患病率为2.4%。耳石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使得附着于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所致。这些脱落的耳石会进入到半规管的管腔内,如人体的头部位置发生与重力方向偏移的改变后,颗粒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刺激半规管毛细胞,从而就会向大脑传递神经冲动,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的眩晕。

从临床症状的出现时期判断,主要在晨起、躺下、翻身时发作,发病前无任何先兆。典型的表现为眩晕,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一般在头位变化1—4秒钟后才出现,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1分钟。在耳石症发作时,尽量保持不易诱发眩晕的体位,即保持强迫体位,并避免快速的头部运动。

这种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是患者觉得房子转了,床翻个儿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反复刺激体位,眩晕症状会反复出现,但是会逐渐减轻,出现“疲劳”现象。

特征性的位置性眼震,是其重要体征。这是因为耳朵与眼睛之间有一个神经通路,耳朵里的半规管一旦受到了刺激,那么就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表现为眼睛会在一个方向不停地规律的运动,这叫眼震。

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憋气、面色苍白、血压高、血糖高甚至大小便失禁。患者感官上还会出现身体漂浮感强烈、平衡感下降以及幻视等现象。严重时患者面色蜡*、大汗淋漓。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头晕。

什么样的人会得耳石症呢?

耳石症在中老年人中较高发,60岁是高发年龄,尤其是女性。这是因为人越年轻耳石粘的越结实,年龄大了就会导致内耳局部结构发生老化或退化,使耳石的粘性随之变差,耳石就容易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下来,就像饼上的芝麻掉下来一样,耳石症就发生了。这种原因引起的耳石症占70%左右。

骨质疏松的人易高发,这是因为耳石是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可能会引起局部结构的变化,导致耳石从正常的位置脱落下来,从而发生耳石症。

耳石症患者中,26%为偏头痛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前庭血管痉挛致使耳石脱落。此种偏头痛的耳石症更常见于儿童。

外伤或手术震动也会引起耳石症,比如发生车祸,外力撞了耳部、大脑,或耳朵做了手术,或在乘车时因为汽车突然加速或减速导致颈部损伤,这些都会引起小晶体的“机械性”脱落,从而导致耳石症。

像感冒着凉或者中耳炎等可诱发内耳炎症,在前庭耳石器发生水肿的时候,也会出现“小晶体”脱落,从而导致眩晕症状。

近年来,长时间玩手机、使用电脑的“低头族”得耳石症的越来越多了。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像打球或玩游泳时过度甩头就会引起耳石症。由某些疾病因素引发而来:如梅尼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疾病会导致半规管缺血损伤,从而诱发耳石脱落。

这种眩晕发作也可能与患者过度疲劳、熬夜、睡眠不足、精神刺激、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噪音、高热、吸烟、喝酒、过食辛辣肥腻煎炸等上火食物、药物中*有关,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对于耳石症的治疗,手法复位治疗是现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效果立竿见影,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手法复位就是通过临床设计一套患者头部位置变换的方法,使自由游动的耳石微粒通过重力作用,从半规管移出,回到椭圆囊,不再引起眩晕等病理反应。

此方法简单易行,可在门诊操作,治疗时间是10分钟左右,一般可一次复位,80%的患者可治愈,如果一次不成功,再次进行复位。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其他疾病继发的耳石症,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耳石再次“迷路”。

就诊

1
查看完整版本: 滨州市人民医院专家眩晕反复发作,可能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