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无尽攀登没有双腿登顶8848珠峰
TUhjnbcbe - 2023/7/29 21:02:00
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关于登山的电影在娱乐圈绝对属于小众,因为对拍摄的要求,不是一点点的高,不仅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对设备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许多制片方对此是敬而远之的。

近年来国内登山的电影越来越多,从《攀登者》到《峰爆》再到12月3日上映的《无尽攀登》,这说明国内的电影工业正在逐渐逼近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水平。

无尽攀登

《无尽攀登》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难以想象的真实的故事,是好莱坞所没有的故事:没有双腿的登山者,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的故事。

夏伯渝——真正的勇士

年夏伯渝加入中国登山队,在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因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在经历双腿截肢、癌症侵扰、病痛折磨的43年里,夏伯渝五次冲击珠穆朗玛峰,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与热爱,最终于年5月14日被珠峰接纳,在69岁高龄成功登顶,这使他成为中国无腿登珠峰第一人。

夏伯渝

在《无尽攀登》之前,半只猫一直认为最优秀的珠峰电影是《绝命海拔》,相对其他登山电影更加写实。如果时间充裕,在观影之前可以一看,这样再看《无尽攀登》时也更有感觉。

半只猫作为一个徒步爱好者,曾经也收集过一些关于“登山”和“珠峰”的知识。现在分享给大家。

建议如果您对登山没有概念的小伙伴,在看《无尽攀登》之前一定看看半只猫整理的这些知识点。

感谢您对半只猫的支持

01知识点:世界最高峰7+2

户外圈子里有个“7+2”的荣誉称号,什么意思呢?就是曾经登顶过七大洲最高峰,还到达过南极点和北极点。你自己判断厉不厉害。

7+2

1、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米

珠穆朗玛峰(亚洲)

2、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米

阿空加瓜峰(南美洲)

3、北美洲最高峰:麦金利峰米

麦金利峰(北美洲)

4、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米

乞力马扎罗峰(非洲)

5、欧洲最高峰:俄罗斯的厄尔布鲁士山米

厄尔布鲁士峰(欧洲)

6、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米

文森峰(南极洲)

7、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米

查亚峰(大洋洲)

8、南极点(南极洲)

南极点(南极洲)

9、北极点(北冰洋)

北极点(北冰洋)

02知识点:高海拔的可怕之处

我们在登山电影里看到显然跟我们大部分自己的登山体验是不一样的,那么究竟不一样在哪里呢?半只猫尽可能想办法用图文的形式来让大家理解。

1、高原反应

高原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高原反应,见到这个词总是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

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导致肺部血管中溶解的氧气减少,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能力下降,血液运输到各个人体器官的氧气量减少,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藏区战士也会高反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昏、气短、胸闷、失眠、呕吐、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

高原反应

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地区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进入高海拔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高反,所以许多人选择火车进藏区而不是飞机进藏区,那样可以有更多时间适应高海拔环境。

另外,一般我们会认为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高反,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高反。其实这是个误区,发生高原反应,和年龄、性别、身体强壮与否没有必然关系。是否高反,最大的决定要素在于先天的细胞携氧能力。世世代代生长在高原地区的人就是比我们更加适应缺氧的环境,原因都在他们与我们不同的基因里。

细胞携氧能力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总的原则就是,不要太皮,不要疾走,疾跑,大体力运动。不要暴饮暴食,清心寡欲,少来事儿,那样是最好的。nozuonodie

进入高原注意事项

大部分情况,高反发生后都会在3-10天后慢慢习惯适应,症状减轻。

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另外两个高山病,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

高原肺水肿

肺水肿的主要症状:严重的头痛、胸闷,极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阵发性咳嗽,伴有带血丝之粉红色泡沫痰液。在登山电影《垂直极限》里对肺水肿的描述是,肺里会充满液体,最后人被自己的体液活活淹死了。

脑水肿更为严重,主要症状:运动失调,因脑部不能正常工作而影响到四肢的协调,严重的话,患者连系鞋带等小动作甚至拿水杯都有困难。精神状态出现失忆,幻觉甚至半昏迷。脑水肿的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则极易引起死亡。

在高原感冒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所以西藏人民很少洗澡是有道理的,一旦着凉感冒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低海拔地区来的游客,就更加需要注意这一点了。

应对高原症状最常见的做法,是使用药物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肾上腺皮质类激素,可以降低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肺部炎性液体渗出。登山电影《绝命海拔》《垂直极限》中,都有提到这个药物。

地塞米松

当然我们可能更加熟悉的是“红景天”,一般进入藏区等高海拔地区之前会提前一段时间服用。有一定帮助人体适应高原环境的作用,但发生高反以后再吃“景天红”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红景天

除了药物应对,最佳的物理应对就是休息、吸氧、降低海拔高度。情况严重的应当立即送医。

2、寒冷

除了缺氧,高原环境还有其他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因素比如寒冷

海拔高度每升高米,气温会下降1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珠峰上面常年平均温度在零下30到40度。你可能说这样的温度在东北地区也很常见。那是没错,但东北地区绝不会有珠峰上那样的狂风,相同温度下,有没有风是有天差地别的。

3、湿度低,干燥

干燥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这样的情况下,血液会变得越来越粘稠,血液阻力大,就可能引起肺水肿。

3、阳光辐射

辐射

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去了西藏以后

进藏

所以登雪山一定要带护目镜,有一些登山片,可能会让演员脱下雪镜让观众看到演员的表演,但这样做是违背常理的。

正确操作

4、高海拔的标准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高海拔,我介绍下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

其实超过0米,就算是高海拔了。*山最高峰就已经米以上了,所以*山山顶也可以属于是高海拔地区。一直到米,这是高海拔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会不会有高原反应呢,也会有。我也不怕丢人,在去青海湖的时候,刚刚到达的那一晚住在黑马河乡时也有头疼脑热的感觉,要知道青海湖的海拔还只有多米。不过第二天症状就消失了,比较容易适应。一般来说,在米以下,很少会出现高反的症状。

各区域含氧量

超过米,不到米,属于超高海拔地区,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来到米以上多多少少都会有高反症状,但不同的体质决定了是否能够适应高海拔的环境。四川九寨沟的*龙景区就到了米的。所以去*龙景区已经有很多人反应有高反的症状。同为著名旅游景点的玉龙雪山,海拔达到了米。索道口海拔米,最后需要攀爬的高度不算太高,但已经有很多人必须依靠氧气才能完成最后的登顶。

玉龙雪山

超过米就到达了极高海拔地带,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是生活在米以下的区域。

极高海拔地带

其实除了氧气稀薄人体会出现各种症状,一下子从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到氧气含量高的地方,人体也消受不起,这就是传说中的富氧,西藏人民要是突然到0海拔的上海,也会头晕目眩,困顿乏力。人体就是那么娇气。

03知识点:登上“珠峰顶”的行程安排

EBC登顶计划

大部分看电影的人都是没有登珠峰经历的,看到演员们在重复感很强的画面里痛苦艰难地蹒跚而行,多多少少会有些迷茫。

所以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整个登珠峰的行程安排。

攀登珠峰除了可以从中国的西藏出发,还可以从尼泊尔的卢卡拉出发。尼泊尔商业化登山的脚步比中国要快许多,更多的登山者会选择从尼泊尔出发。

尼泊尔走的这条路线通常被称为南坡路线,中国境内走的被称为北坡路线,从难度上来说,从尼泊尔走要比从中国走更简单一些。

南坡路线

北坡路线

下面半只猫主要介绍的是——南坡路线

南坡路线介绍

——阶段(一)

南坡路线的集结点是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世界上14座米以上的高峰,8座在尼泊尔,所以尼泊尔也被誉为“徒步者的天堂”。

加德满都

然后,队员们再从加德满都坐小飞机前往卢卡拉。注意,这里我在飞机的前面加了个定语“小飞机”。

小飞机

也就是那种从窗户看出去能够直接看到机翼上旋转的螺旋桨,载客在20人左右的小飞机,小飞机的巡航高度通常在米左右,所以跟我们平时坐的客机不一样,它们在云层下面飞行,地面的山川河流,村庄树木都看得清清楚楚。但麻烦就是非常受天气的影响,稍有风吹草动就飞不了了,在加德满都机场飞机误点就是家常便饭。

飞行事故也是家常便饭

从加德满都飞往卢卡拉的航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之一,而卢卡拉的机场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起降地点之一。年至今,事故次数已经达到了两位数。

起降点

卢卡拉机场位于海拔米悬崖峭壁的边缘,跑道只有米那么长,常规跑道要米左右,不足1/6,机场也没有雷达或导航设备,飞机要降落,全凭飞行员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判断和手上的力度和分寸,这尼玛才叫真正的技术啊。

——阶段(二)

从卢卡拉到达珠峰大本营,就要踏上徒步之旅了。这里有一条在徒步界享誉盛名的路线叫——EBC(EverestBaseCamp)也就是珠峰大本营的英文缩写。经典走法是为期两周左右的环线。即从卢卡拉出发,到达珠峰大本营,然后再从另一边绕回卢卡拉。海拔跨度是米到米。能看到包括珠峰在内的4座米以上高峰,电影当中出现过的超长吊桥,村庄,大本营之类的场景在EBC你都是可以看到的,当然电影不是走环线的全程,而是走到珠峰大本营为止。

EBC徒步路线

在徒步过程中,会看到有很多尼泊尔当地人的身影。他们当然不可能是闲庭信步的游客,他们靠服务游客或者登山者为生。普通人登山,没有当地人的辅助,难度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困难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所以这也就催生出当地的两种职业——向导guide,背夫porter。

背夫,轻轻松松

向导负责行程安排,沟通能力强,但通常承担负重的任务会比较轻一些,需要走技术路线的时候,会提前布置好路绳。

而背夫往往人狠话不多,主要帮助登山者搬运沉重的行李,他们相当于高山上的顺丰快递。

对当地人来说,登山跟吃饭一样平常,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所谓的徒步,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他们平时探访一个亲戚或朋友就是如此做的。之前在尼泊尔的博卡拉地区徒步时,经常见到穿着拖鞋的尼泊尔人背着沉重的包裹在步履稳健地向上攀爬,而我们即便穿着登山鞋,拿着登山杖,背着降低负重感的背包,都爬地异常辛苦。

在尼泊尔当地还有一个族群尤其特殊,他们是夏尔巴人——“喜马拉雅的挑夫”。夏尔巴人的数量不超过2万。他们生在高山,长在高山,大多数夏尔巴人世代居住在海拔~米高的村子里,生理上已经适应了高海拔气候。

他们的血液浓度比我们的要稀薄,线粒体工作效率更高,可以说他们的身体更擅长利用氧气。如果高山向导要分等级,那么最高等级的向导一定是夏尔巴人。如何区分一个尼泊尔人是不是夏尔巴人,一个是看他们的长相,他们看上去更接近东亚人的面孔,另一个就是看他们的名字,所有夏尔巴人名字里都会加上一个英文单词Sherpa。而Sherpa事实上是一句藏文,意为“来自东方的人”。四五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中国西藏南迁而来,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来到了现在的栖息地。

小夏尔巴人

EBC很重要的一站,就是米的珠峰大本营,到处支着五颜六色的帐篷的地方。

珠峰大本营

——阶段(三)

接下来是为期一个月左右的三次适应性登山训练,每次都会再次返回到珠峰大本营。在身体还没有适应高原环境的情况下,快速登顶珠峰无异于自杀,所以这样的训练是相当有必要的。

训练过程中,每次都要经过险象环生的冰瀑地带,这个地方叫昆布冰川,有人也称她为恐怖冰川。攀登珠峰20%的死亡发生在这里。

昆布冰川2

比起米以上的死亡地带deathzone,这个海拔-米的地段反而是登山者们认为最危险的地方。而昆布冰川恰好处于珠峰大本营和的1号营地之间。

《绝命海拔》中必须依靠梯子通过,有人差点掉下去的地方,前期可能唯一让人提心吊胆的场景,就是在昆布冰川。

《绝命海拔》著名的梯子

昆布冰川-著名的梯子

冰川最可怕之处在于它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融化,变得极其不稳定,通过这里你相当于是在几个巨大的雪块之间行进,这些雪块还非常不稳定,时不时塌一块下来。雪块和雪块之间还要依靠梯子,那些摇摇欲坠的梯子本身看上去就足够让人担惊受怕,还必须有人在两边拉着。而梯子的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冰川裂缝。

所以通过昆布冰川的策略,往往都是在夜晚12点出发,在太阳上山之前快速通过,装备好专业的冰爪是必须的,在冰川上一个踉跄可能就丢了性命。

夏伯渝过冰川

——阶段(四)

完成适应性训练以后,将正式进入攀登珠峰的旅程。

接下去在到达珠峰峰顶以前,有4个重要的营地。名字特别容易记忆,就叫做一二三四号营地,有的地方就是代号C。

只要能顺利通过昆布冰川,就到达了海拔米的一号营地。

下面要通过的是西库姆冰斗,所谓冰斗就是三面环山的洼地,也就是一个U型。这里有通往珠峰、洛子峰、努布策山的岔路。冰斗相对来说比较平坦,不像昆布冰川那般难走,这里比较头疼的问题反而是高温。米海拔地带大气稀薄,太阳光直射在平坦的冰斗,再经反射,温度迅速升高,可以达到37度。

西库姆冰斗

通过西库姆冰斗,到达她的最东面,就到达了米的二号营地,这里相当于最后冲顶的“发射站”。攀登者在这里稍做休息,补给能量。

下一站要到达洛子峰侧面,洛子峰侧面也是意外多发地带,因为这里陡峭的悬崖和坚硬的冰面,使得攀登者的冰爪靴很难抓稳。所以攀登者在这里一直要通过绳索固定在攀登链绳上以确保安全。

洛子峰

夏伯渝登山

接下来就到达了米的三号营地,从三号营地到达四号营地,攀登者还必须经过“*色地带”(yellowband)或者就叫*带,这里通常是冰岩混合或雪岩混合的地形,技术难度不算太高。

*带

通过*带,到达米的南坳四号营地后就要为最后的冲顶做准备了。

四号营地

米海拔以上的区域被称为“死亡地带”deathzone,最近很火的纪录片《珠峰清道夫》英文名就叫做deathzone。这一地带人体无法适应。无论做过多少训练,没有补充供养的话,登山者在48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这里的氧气水平只有海平面的1/3,这也就意味着人体消耗氧气的速度会快于补充的速度。这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会有影响,登山者会出现幻觉、身体功能恶化,然后失去意识,最后窒息死亡。到达死亡地带,除了特别强悍的登山者,否则都必须依赖氧气才能保持清醒。

人类的生理机能并不适用于波音的巡航高度,一旦我们到达海拔米处高度,我们的身体就会开始死亡。

迪克牛仔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叫《三万英尺》,说的就是飞机飞行的高度,三万英尺也就是米的高度,跟珠峰峰顶只有米的落差,如果登顶时正巧有一架飞机经过,飞行员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你在跟他打招呼。

迪克牛仔《三万英尺》

——阶段(五)

正式冲顶一般都是从半夜开始的,到达珠峰峰顶需要大概十到十二小时

冲顶的过程中,会经过一个阳台的地方,这里海拔米,电影中威瑟斯眼睛看不清楚停下来等待罗布的地方就在此处。

阳台

继续冲顶就到达了米的南峰,它的相对高度只有11米,是珠峰的一个副峰。一般向导们会提前放一些氧气瓶在南峰以备不时之需。

过了南峰,马上就是登顶珠峰前最后的难关,希拉里台阶,处于南峰与珠穆朗玛峰顶的半途上米处一段12米高的几乎垂直的裸露山体岩石断面。之所以这个地方以人名命名是为了纪念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勇士埃德蒙希拉里。来自新西兰的探险家,他和夏尔巴向导丹增诺盖于年5月29日首次完成了人类登顶珠峰的壮举。

希拉里台阶

通过海拔米的“希拉里台阶”后,胜利在望,继续沿着山脊攀登,大约一小时后就能到达米珠穆朗玛峰峰顶。

《绝命海拔》中登顶

以上就是登顶珠峰的全过程。结合这个路线再去看电影,就稍微可以找到一些方向感了。

对以上南坡登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电影《绝命海拔》

绝命海拔

04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登山

登山的圈子里有一个很著名的答案——“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句话出自于英国的登山冒险家乔治.马洛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用了这句极其简单却富有哲理的回答。马洛里在年6月8日尝试冲顶珠峰时不幸遇难,虽然在有生之年没能完成征服珠峰的梦想,但他的壮举激励了无数后来人走上挑战不可能的道路。

乔治.马洛里(左二)

乔治.马洛里,帅哥啊

登山是不是nozuonodie。登山究竟有什么意义?即便有,这样的意义是否值得我们用生命来交换呢?

登山过程中的牺牲,大部分看起来都轻于鸿毛,可能只是一个转身,可能只是一个踉跄,一个生命就在皑皑白雪中消逝无踪影。

问人为什么要登山之前,先想一想,人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马洛里说出那句“因为山就在那里”时并不一定经过深思熟虑,但可能最本质的道理却被他一不小心就说尽了。这句话听上去一点也不像什么豪言壮语,却充满了水到渠成的淡定。因为珠峰就在我们的世界里,所以我想要去攀登它,和因为附近商场有一家美食,我想去品尝它,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异。想到啥就去做了,就是那么简单,顺其自然,也许不符合社会的普世价值观,但非常符合人性。

登山也好,上天也好,下海也好,也许都没有意义,但有没有意义这件事重要吗?

人类太过渺小了

人类的存在也许都只不过是浩瀚宇宙中一个不起眼的巧合,而宇宙间只需再来一个巧合,比如恰好地球进入了一颗彗星的射程之内,人类建立起来的所有意义也就顷刻间灰飞烟灭了。所有用教科书标榜起来的伟大,在大自然面前都是徒劳无功的,想到自己的如此渺小,顺其自然可能真的就是人类最好的归宿吧。

#电影无尽攀登#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尽攀登没有双腿登顶8848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