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单病种群体管理指南缺血性脑卒中
TUhjnbcbe - 2023/7/17 21:15:00

潍坊市单病种群体管理指南——缺血性脑卒中(年版)

一.疾病筛查规范

对于年龄≥40岁,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

1、高血压病史(≥/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房颤和心瓣膜病;

3、吸烟;

4、血脂异常或未知;

5、糖尿病;

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肥胖(BMI≥26kg/m2);

8、有卒中家族史;

9、高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

10、血液高凝状态

11、脑供血动脉狭窄

二、疾病评估标准

1.病史:起病突然;常伴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劳累、腹泻、寒冷、熬夜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诱因;头晕、头痛等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先兆。也可以无诱因或无先兆。

2.症状:

(1)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可出现昏迷、言语不流利和认知功能障碍(糊涂)等症状。

(2)运动功能受损:可出现视物成双、口角歪斜、饮水呛咳、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

(3)感觉功能受损:可出现视物模糊、面部和/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3.体格检查:

(1)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的查体,可发现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相对应的阳性体征。涉及高级皮层功能、运动功能、感觉功能障碍及反射异常。

(2)系统查体:涉及与缺血性卒中病因相关的查体,主要包括脑血管、心脏、血液等。

4.诊断标准: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

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标准

由血管原因所致脑、脊髓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不伴有急性梗死。

三、就医指导意见

脑卒中管理近期目标为筛查高危人群,远期目标为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治疗包括:

1.生活方式干预

(1)低盐低脂饮食,合理均衡饮食;

(2)控制体重;

(3)戒烟限酒;

(4)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

(5)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睡眠,远离抑郁;

(6)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血糖。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贯穿预防、急性发作、恢复期等时期,目的是降低脑卒中的度生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控制危险因素,依据其危险分层及耐受性控制在/80mmHg以下。老年人(≥65岁)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90mmHg;但如能耐受且无头晕等脑血流灌注不足症状者,应进一步降低。血糖达标标准: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血糖4.4-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对有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治疗目标为LDL-C<2.6mmolL;伴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LDL-C<1.8mmol或LDL-C降幅度>50%;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治疗。恢复期应用营养神经、恢复脑功能的药物,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抑郁、焦虑等,必要时口服5-羟色胺再取抑制剂(SSRIs)治疗。

3.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能够促进病情好转,减轻功能残疾,加恢复进程,节约社会资源,是目前循证医学证实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康复的重点为康复护理、意识水平的管理、吞咽功能的恢复、保持关节活动度、良姿位摆放、体位的转换以及躯体被动活动等。

(1)康复应尽早进行,缺性脑卒中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

(2)调动患者积极性:急性期的康复运动主要是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3)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方式和活动强度:如心房颤动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在早期康复时,治疗前后血压波动不超过30mmg,心率需控制在次/分之内。

(4)康复与其他治疗并进,采取个体及连续化方案,循序渐进。

(5)康复治疗的禁忌证:合并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四、基层首诊要求

1.目的是筛选高危人群发生风险,评估与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确定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策略。评估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

2.病史询问应包括:

(1)现病史:重点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若患者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患者表现正常的最后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同时询问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

2)既往史:了解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病史。

3)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等),女性妊娠史,体力活动,用药史等。

4)家族史:询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等家族史。

5)社会心理因素:了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因素。

3.体格检查:

(1)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2)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

4.辅助检查:

(1)紧急实验室检查:为了迅速判断卒中样发作的病因,有些检查需要紧急实施,包括:快速血糖,以了解是否有低血糖发作;有条件时可以查血常规、血电解质等。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以明确卒中是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其他脑部疾病。

(3)病因学检查:针对心脏、脑血管、血液及全身进行缺血性卒中的病因检查。

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②血液流变性(如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凝固性(如凝血相)检查。

③其他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系统疾病的检查:免疫功能、血生化、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五、双向转诊指引

(一)上转

1.出现以下情况者

(1)突然出现的面部、上肢、下肢麻木或无力,尤其是单侧肢体。

(2)突然说话或理解困难。

(3)单或双眼视觉障碍。

(4)突然或持续性眩晕,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5)突然行走困难、步态笨拙,平衡或协调困难。

(6)严重的不明原因的头痛,突然意识水平下降。

2.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持续恶化。

3.严重合并症患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严重电解质紊乱等)无相关救治条件者。

4.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有创检查及治疗,包括颅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检查及治疗。

5.病因未明,医院进一步筛查病因的患者。

6.有中医医院不能提供相应服务者,或者中医药治疗效果不佳者。

危重患者处理原则

(1)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如症状开始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病史及近期用药史。

(2)简要的评估,评估有无低血糖。

(3)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避免非低血糖患者输注含糖液体,避免过度降压治疗,避免大量静脉输液。

(6)昏迷患者应取侧卧位,保护患者头部免受振动。

(7)对症处理,如脱水降颅压、维持血压稳定及止痉治疗等。

(8)呼叫数护车,及时转诊至医院(应为24小时均能行急查、具备急医院)。

(9)由救护车医院急诊室,做好抢救准备。

(二)下转

1.对筛查出的疑似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或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医院进行规范化诊治后有治疗方案后可转至基层卫生机构。

2.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并行专业康复后,如果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可以转至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定期随访和规范化干预管理。

3.诊断和治疗方案已明确的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和监测病情。

4.诊断明确、中医药治疗方案确定、病情稳定的患者。

六、随访服务规定

(一)建立健康档案

询问脑卒中相关病史,纳入社区的慢病管理,记录健康状况,由专门的家庭医师负责追踪,未发生缺血性时做好一级预防,发生后做好二级预防及康复,及时调整缺血性卒中管理策略,定期随访。

(二)随访评估、随访内容

1.非药物治疗:患者膳食、运动、戒烟、限酒、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情况。

2.功能评价:评估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吞咽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

3.治疗情况:患者药物使用、控制危险因素情况等。

4.目前患者病情的变化、有无转诊指征。

(三)健康教育

改善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无论主动或被动吸烟,均导致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此要同时建议患者及其家属戒烟。患者应戒酒,或适量饮酒,男性每日乙醇摄入量不超过2个标准杯(一个标准杯为12g),女性不超过1个标准杯,即男性白酒<5Oml/d,啤酒<ml/d,葡萄酒<ml/d;女性则减半。

(2)作息规律:卧床的脑卒中患者易出现睡眠昼夜颠倒,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诱发脑卒中的发生。建议家属白天多与患者聊天、帮助其进行被动运动等,以减少其睡时间减间;晚间必要时给予安眠药辅助睡眠,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的昼夜节律。

(3)多饮水:充足的饮水能降低血液黏滞度,减少脑血栓形成;防止泌尿道感染:促进排痰,减少呼吸道合并症的出现。

(4)合理饮食:食物种类应多样化,能量及营养均衡合理,建议采用包括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以及总脂肪和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均衡食谱。低盐饮食降低血钠水平,低脂饮食减少肥胖,将体重指数(BM)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均有利于减少脑卒中复发。减少钠的摄入,建议每天小于2.4g(食盐量<6g/d),如为更好控制血压,甚至可以小于1.5g/d,钾摄入量≥4.7g/d,低脂饮食指每人每日摄入食用油20-25g,每日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小于总热量的30%,饱和脂肪酸小于10%。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减少便秘的出现。

(5)适量运动:适量运动保护和增强心肺功能、减少脑卒中复发。对于脑卒中患者,适量运动的合适心率下限为晨起时心率×1.4,上限为晨起时心率×1.8,每天运动30分钟。老年、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进行身体活动前,应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运动限度,个体化制定运动方案。对久坐的人来说,即使数分钟的身体活动也是有益的。

(6)控制情绪:情绪的变化是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素,对于容易激动、生气的者,可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控制情绪变化。

(7)避免劳累及突然用力。

(四)随访频率

脑卒中高危患者一般出院后第1月随访,如无特殊3月、6月、1年进行随访;对缺血性脑卒中需要康复患者,进行康复指导1-2次/月;每季度进行一次访视,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评价。每一年为脑卒中患者进行一次查体,包括: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及眼底检查等。

(五)年度评估

年度达标评估:需要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缺血性卒中管理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定期进行追踪随访,获取缺血性卒中发生、复发、功能转归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缺血性卒中分级预防及康复转归的真实世界的效果评

估结果,并不断完善缺血性卒中管理策略。

1
查看完整版本: 单病种群体管理指南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