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练习题护士资格427 [复制链接]

1#

为了帮助护士考生掌握知识,护理考试研究中心小编精选了一些试题给大家练习,每道题都有答案解析,考点讲的清楚明白,考生学习更高效!今日试题如下:

开始练习

1、小儿胸外按压的部位是A、胸骨上段B、胸骨中段C、胸骨下段D、胸骨中、下1/3处E、胸骨中点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1、D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另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掌根与胸骨长轴重叠,然后将定位之手放下,将掌根重叠于另一手背上,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按压频率为次/分钟。成人按压深度为5cm。

2、护士在现场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脏骤停的最主要方法是A、用力拍打患者,触摸桡动脉B、用力拍打患者,触摸面动脉C、轻拍并呼喊患者,触摸桡动脉D、轻拍并呼喊患者,触摸面动脉E、轻拍并呼喊患者,触摸颈动脉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2、E心脏骤停病人的护理判断意识和反应:轻拍或轻摇病人肩膀并大声呼喊病人名字。若无反应,考虑病人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成人以颈动脉、股动脉,幼儿以股动脉、肱动脉为准)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考虑心脏骤停

3、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是A、40~60次/分B、60~80次/分C、次/分D、~次/分E、~次/分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3、C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频率为次/分钟。成人按压深度为5cm。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30:2。

4、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不包括A、自主呼吸出现B、动脉收缩压60mmHgC、黏膜转红润D、瞳孔逐渐缩小E、肌张力降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4、E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指标:大动脉可扪及搏动,收缩压在60mmHg以上,皮肤、黏膜色泽转为红润,散大的瞳孔缩小,自主呼吸恢复,昏迷变浅,神经反射出现。

5、心搏骤停应用复苏药物,首选A、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利多卡因D、氯化钙E、碳酸氢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5、A肾上腺素:为救治心脏骤停的首选药物。主要效力为增加全身循环阻力,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心脏血流量。

6、心脏复跳后应用低温疗法,错误的做法是A、头部重点降温B、尽早开始降温C、直肠温度降至32℃维持24小时D、控制寒战和抽搐E、严格控制输液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6、C降温前应先用降温辅助药物以防止寒战,然后用物理降方法降低体温。头部降温是降温的重点,体温降至32~35℃为宜。注意控制输液量。

7、脑复苏中首选的脱水剂为A、25%葡萄糖液B、50%葡萄糖液C、20%甘露醇D、速尿E、尿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7、C脑复苏中首选的脱水剂为20%甘露醇,其次为速尿。

8、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主要措施是A、维持有效的循环B、确保呼吸道通畅C、降温和脱水疗法D、加强基础护理E、治疗原发疾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8、C脑复苏的重点在于防止和减轻脑水肿,主要措施是降温和脱水疗法。

9、心脏复苏药主要的给药途径是A、心内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气管内给药E、肌肉注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9、C心脏复苏药用药途径首选静脉输注,其次为气管内给药,最后选择心内给药。

10、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A、心尖区B、胸骨中下1/3交界处C、胸骨上段1/3交界处D、胸骨左侧E、胸骨右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10、B建立人工循环时通常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另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掌根与胸骨长轴重叠,然后将定位之手放下,将掌根重叠于另一手背上,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地猛压。

◆练习题|护士资格

◆练习题|护士资格

◆练习题|护士资格

◆练习题|护士资格

◆练习题|护士资格

◆练习题|护士资格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试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