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罪犯认为,“灯下黑”更利于隐藏,有的罪犯认为,藏在深山老林中才最安全,不过对于没有实力的罪犯来讲,大山确实是他们的首选逃逸之地。
年4月,天龙山一名男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常年居住在山中,平常以给别人打理农业为生,无亲无故。
诡异的是,但凡村中出现陌生人,此人便迅速转移至大山中。
经过民警的调查,天龙山上的自然村常住居民仅有余人,流动人口很少,所以民警乔装成游客接近此人,收集资料后发现,此人的身份信息竟然是一片空白。
这点引起了民警的高度注意,而且此人十分怕生,最后警方将其带回距离审查,在此过程中,这名男子交代了过往所犯下的罪行,原来在年,他用砖头残忍杀害邻居后逃逸至天龙山附近,这一躲就是20多年,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什么很多杀人犯都喜欢躲在山里?
1.山中密林繁多,且自带食物
杀人犯想要与世隔绝,首先就得思考食物的问题,他们不可能直接去农田吃庄稼,也不可能频繁到别人家中或农田中偷盗食物,不然次数多了,很容易被抓住。
用钱买食物呢?
假设杀人犯每月下山到附近集市上购买食物,那首先就得有钱,其次有现成的路,然后还得有交通工具。
钱花完了怎么办?打工挣钱又必须要与人接触,继续犯法很容易被抓。
而且有路有交通工具,这也不像是逃逸的生活,很容易被人揭发。
所以大山中自带食物的属性,是罪犯优先考虑的地方,山中有鱼、虾、蟹、黄鳝、野鸡、鸟蛋、野果等等,整片大山养活一个成年人,那是绰绰有余的!
2.山林是电子监控盲区
我国监控探头的威力,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小区、道路、商店、公交、地铁、电梯等等,严密的监控网络24小时在运作。
不仅如此,在监控系统中还有人脸识别系统,你知道人脸识别系统有多厉害吗?
北大弑母案大家都略有耳闻吧?
年2月14日,22岁的吴某某在教职工宿舍内,杀害了母亲,东窗事发后,吴某某开始藏匿起来,整整3年,警方都没有找到他的蛛丝马迹。
但在年4月21日,吴某某却在重庆江北机场,当场被民警逮捕,你知道为什么吗?
就是因为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
吴某某在重庆江北机场T2航站楼被监控拍到了4次,并且每次跟系统中的相似度都大于98%。
这跟传统意义上的1:1人证核验不同,人脸识别系统是1:N,也就是说,监控识别的人脸会跟系统中所有人去对比,一旦相似度超过阈值,就会触发警报系统。
根据专家的说法,AI人脸识别技术在10万人的图库中,找到犯罪嫌疑人的图像仅需要0.03秒。
识别人脸、海量数据中对比、触发警报整个过程仅在1秒左右!
试问在如此高效的人脸识别系统,以及到处可见的监控探头下,一名罪犯应该如何隐藏自己呢?
由于监控系统需要安装探头,还要布置线路,在人烟稀少的大山中显然不可能,所以大山就成了监控盲区。
3.密林地形崎岖,有利于罪犯逃遁
罪犯逃到大山中,除了解决温饱就是熟悉地形,有的罪犯甚至还会布置陷阱,还有的索性直接养条狗。
年,项某某在广西打工时杀害了女友,随后便逃到了贵州的大山中,18年来,民警多次进山搜捕,始终没找到项某某的下路,似乎他能未卜先知一般!
后来民警发现,他们进山需要经过小村庄,里面有很多狗,狗一见陌生人就狂吠,项某某就在山中听声音,一旦听见不寻常的狗吠,他就立即躲在隐秘的山间洞穴中,一躲就是半个月以上,所以民警多次都未能将其抓捕归案,直到后来,民警发现了狗吠的秘密,成功避开后才得以将其抓住。
一方面是警察对山林的熟悉度远不及常年居住在此的罪犯,另一方面是,罪犯在大山中的逃逸速度,远超民警,只要甩开一段距离后,罪犯便能重新隐藏起来。
罪犯藏匿在山中的缺点
凡事有利有弊,罪犯住在与世隔绝的山中,最难解决的就是疾病问题,没有治疗药物,医院,遇到大病挨不过去就只能一命呜呼,而且很多还有后遗症,所以病死在大山中的罪犯也很多。
此外就是盐,我们都知道食物吃进入后,微分子会被细胞所吸收,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没有盐,食物中的微分子将很难被细胞吸收,而且细胞产生的垃圾也很难排出来,而盐中的钾离子,就是起到了“通道”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细胞吸收食物微分子,也可以帮助细胞排出垃圾。
重中之重的是,我们的人体无法自主合成食盐中的部分离子,也就是说,咱们必须从外部摄入才行,如果罪犯在大山中找不到自然盐,很快就会出现低血压、神经兴奋度降低、脑水肿甚至死亡。
而且在大山中的罪犯,最难忍受的就是孤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孤独,很多罪犯因无法忍受孤独,主动去投案的也不少,很多罪犯被抓到后,就连话都不会说了,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罪犯躲在大山中,民警是不是真的没办法了?
其实民警在大山中追捕犯人有两大法宝,一个是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另一个则是警犬。
现在的无人机早就超乎了你的想象,在搭载专业相机后,能够做到以较低飞行噪音接近目标的同时,还能对其展开追踪定位,专业摄像头最大能支持60倍变焦,在距离目标1~2公里的情况下,摄像头还能清晰捕捉到目标的面貌。
可能有人会说,罪犯躲在山洞中,就能完美躲避无人机热成像,理想状态确实如此,但民警派无人机执行搜索任务时,并不会通知罪犯,而且无人机的噪音,也会被山林中的自然噪音相互抵消很大一部分,甚至完全抵消。
在罪犯发现前,警方可以派民警带着警犬慢慢靠近,呈包围状,等罪犯发现想跑时,警犬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狗的嗅上皮面积能有~公分,而我们人类只有10公分,并且狗的嗅觉细胞密度比人类要高出多倍,它们能轻松分辨出多万种不同的气味,嗅觉能力是人类的0万倍!
此外,狗的听力范围在15-赫兹,人听不见的波段,狗能听见,所以很多时候,狗对空气狂吠,是因为它们听见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空中有无人机热成像,地面有全副武装的民警跟追踪能力超强的警犬,罪犯很难逃得出这张法网,之所以频频爆出有罪犯藏在大山里十几年的资讯,大部分都是谁也不知道,这人到底在哪座山,或者在不在山里也不确定。
——END——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