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要盲目排斥化疗,副作用其实可以有效缓解 [复制链接]

1#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和另外两种治疗手段不同的是,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针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而化疗更像是一种“以*攻*”的治疗手段,无论采用哪种途径给药,化疗药都会溶于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杀死沿途的癌细胞。当然,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也较大,这就是化疗副作用的本质所在,也让不少患者苦不堪言。

一边是化疗的治疗作用,一边是化疗的*副反应,一利一弊,该如何选择呢?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医师汤锐明表示,要正确地认识化疗,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的,但大部分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是可逆的。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通过一些常规药物的使用对症治疗可以预防、控制或者减轻*副作用。

合适的化疗方案可以提高癌症治愈率

汤锐明介绍,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化疗的临床应用主要有根治性治疗和辅助性治疗。

对化疗敏感,通过全身化疗可以治愈或完全控制的肿瘤往往采用根治性化疗,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等恶性肿瘤。辅助性化疗一般用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或后,可以通过化疗使原发肿瘤缩小,或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疗效。这也是为什么做完手术,还需要化疗的原因。

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细胞往往善于侵袭到更远的地方,甚至转移到远处脏器例如肺脏、肝脏、骨骼和脑。为了更彻底地杀灭这些“到处跑”的癌细胞,全身性的化疗极为重要,合适的化疗方案可以减少复发率和肿瘤转移率、提高治愈率。

“临床上化疗的给药方式也有多种。”汤锐明说,化疗给药的方式也很多,包括静脉给药、腔内给药、区域灌注、肌肉注射、口服等,不同的药物给药方式不同。

因为化疗药物几乎都是细胞*性药物,没有辨别能力,也就会“误伤”一些好的细胞。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分裂、增殖比较快的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等。因此在肿瘤化疗中,*副作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化疗一般会出现消化系统反应、脱发、骨髓抑制、局部刺激作用、皮肤*性、神经*性及实质性脏器损害等。

“化疗的不良反应与化疗疗效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汤锐明说,化疗不良反应的轻重程度与患者体质、耐受能力以及所用的药物相关。某些患者可能对化疗药物较为敏感,导致化疗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如果患者对化疗药物并不敏感,不良反应会相对较少。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减轻*副作用

不少患者接受化疗前都会对化疗的*副反应有很大的担忧,对化疗有抗拒的心理。汤锐明表示,化疗毕竟是一种较为激烈的治疗手段,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恐惧。大部分化疗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是可逆的,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通过一些常规药物的使用对症治疗是可以预防、控制或者减轻*副作用的。

所以医生建议化疗时,一定要及时化疗,相信医生的专业水平,对治疗的方案及副作用的处理不要道听途说,临床医生会严格掌握化疗适应证、规范合理地制定化疗方案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那么出现了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

患者化疗期间均常规采用预防止吐,如果预防用药之后仍然出现了呕吐的现象,那就要及时用一些更加强效的止吐药,个别患者反应会比较严重,则需采用不同止吐机制的止吐药物联合应用。经常规处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达到无明显恶心呕吐。

腹泻与便秘

部分药物有一定比例的肠道症状,但多数较轻,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好转。

口腔黏膜炎

部分药物引起黏膜组织损伤,主要的表现为口腔黏膜疼痛、部分可出现溃疡,常见于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类药物。出现口腔黏膜炎患者,可应用漱口液(预防细菌及真菌感染)、进食前含漱利多卡因液止痛、给予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汤锐明表示,针对消化系统的反应,除了按医嘱用药以外,日常还要注意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勿食辛辣、油炸、高脂肪、过咸、过甜、过冷、过热或者是有强烈气味的食物,忌酒及含咖啡因的饮料。适量增加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豆类制品摄入比例,注意少吃多餐,当胃部明显有饱胀感应减少每餐的饭量。

脱发

脱发是化疗过程中很常见,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而言,尤其是女性,脱发是一个非常难以接受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引起患者对化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拒绝治疗、抑郁等情况。尽管化疗后的脱发看起来很可怕也让人不安,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能够预防脱发,但是掉了的头发在化疗停止甚至化疗后期都会长回来。半年到一年后,绝大多数的头发会恢复到和以前一样。

局部刺激作用

许多化疗药物对血管有局部刺激作用,会引起输注血管区的疼痛,有可能造成静脉炎。如果在输注的过程中不慎漏到血管外还有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港等方式给药可以减少局部刺激作用。

皮肤*性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皮疹及手足综合征,这类反应影响美观,绝大多数可逆,停药后逐渐恢复。

一般出现轻微皮肤改变或皮肤炎(局部红斑、水肿、角化过度),无痛,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无需过分担心,保持患处皮肤干燥,避免抓挠即可。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皮肤改变(剥脱、水泡、出血、肿胀、角化过度),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则可考虑局部用药比如口服B族维生素和塞来昔布,必要时也可联合抗炎症或抗感染药物。具体药物的选择,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骨髓抑制

多数抗肿瘤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粒细胞下降、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和血小板下降。目前有很多种药物处理骨髓抑制,患者需要做的是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发现骨髓抑制后及时处理。一般来说,化疗后的患者,尤其是第一次化疗、应用骨髓*性大的化疗方案或者既往发生过严重骨髓抑制者,需要定期复查一次血常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实质性器官伤害

最常见的是肝脏、肾脏功能的损伤,还有部分药物引起心脏*性、肺*性等,化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若出现相关脏器损伤可予以加用护肝药物处理,或更换肾*性小的化疗药物。

总体来说,要正确认识化疗,这些化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但大部分都是可防、可控、可逆转的,不要盲目排斥。只要处理得当,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并不是“洪水猛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