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tslf/150623/4643241.html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
与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治疗
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半量血浆置换(H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与HPE联合血浆灌流(PP)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合模式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月至年12月重庆医院81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PE,A组),27例患者进行HPE联合PP加CRRT(B组),23例患者进行HPE联合DPMAS治疗(C组)。观察3种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象,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氨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治疗前TBIL水平高于A组(P0.05),但治疗后3组患者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B、C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5),而A、B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8.06%、66.67%、73.91%,90d内无肝移植的存活率分别为74.19%、74.07%、82.61%,3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E联合DPMAS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E和HPE联合PP+CRRT两组方案,并可提高近期生存率。
肝衰竭是由病*感染、药物、酒精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严重的肝脏损害,导致肝细胞合成和代谢功能减弱,出现凝血功能不足、肝性脑病、腹水、*疸等表现的临床症候群。由于短时间内肝细胞广泛坏死,肝脏的代谢、解*、排泄等功能严重障碍,使得大量的代谢*素在体内蓄积,炎症反应的激活进一步损害肝细胞。肝衰竭的“三重打击”学说,即免疫损伤、缺血缺氧性损伤及内*素血症三重打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肝衰竭发生及病情进展。肝衰竭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出现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预后极差,据文献报道肝衰竭的病死率为50%~90%。
目前肝衰竭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治肝衰竭的治疗手段为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等。内科支持治疗能够缓解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但不能很好地清除肝衰竭前期、早期的“内*素-巨噬细胞-细胞因子风暴”反应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及机体代谢的*性物质。目前血浆置换(PE)是临床治疗肝衰竭应用最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方式,可以替代肝脏的某些功能,置换部分致病因子和内*素等大分子物质,缓解临床症状,为其他治疗方式赢得机会。然而血浆置换会导致体内免疫球蛋白、钙离子、钾离子等重要物质丢失,而且血浆需求量大(一次常规治疗量~mL)。受到日益紧张的血浆供应的影响,单独血浆置换难以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实施。目前双重血浆吸附(DPMAS)治疗肝衰竭技术相对成熟,替代部分血浆置换的功能,减少血浆用量。本研究通过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与半量血浆置换(HPE)联合血浆灌流(P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肝衰竭,对比性观察各组对炎症的控制及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至年12月于重庆医院住院的81例肝衰竭患者,共行人工肝治疗例次,平均每例治疗1.85次。纳入标准:入选的所有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感染引起肝衰竭患者均符合年《肝衰竭诊治指南》诊断标准。
肝衰竭前期定义为:
(1)极度乏力,明显的厌食、呕吐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2)总胆红素(TBIL)升高(TBIL≧μmol/L),每日上升TBIL≧17.1μmol/L;
(3)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排除标准:
(1)有EB病*、巨细胞病*及单纯疱疹病*感染引起的肝衰竭;
(2)药物、肿瘤等引起肝衰竭。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将81例患者分为3组:A组为PE治疗模式(n=31),其中男26例,女5例,平均年龄(51.4±12.8)岁;急性肝衰竭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14例,慢性肝衰竭12例。B组为HPE+PP+CRRT治疗模式(n=27),其中男20例,女7例;平均年龄(51.6±11.7)岁;急性肝衰竭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10例,慢性肝衰竭12例。C组为HPE+DPMAS治疗模式(n=23),其中男19例,女4例;平均年龄(50.1±10.4)岁;急性肝衰竭4例,慢加急性肝衰竭13例,慢性肝衰竭6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次数及主要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口服抗乙肝病*,静脉输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制剂、人血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A组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mL血浆的血浆置换治疗(PE);B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HPE+PP治疗。首先通过血浆分离器将血浆分离,使用0~mL血浆进行血浆置换及血浆灌流,结束后在进行CRRT治疗;C组为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HPE+DPMAS治疗。使用0~mL血浆进行置换后更换血浆分离器,再进行DPMAS治疗(血浆胆红素吸附器及血液灌流器进行双重血浆吸附)。治疗前行床旁股静脉穿刺置管,置入单针双腔导管,根据患者凝血象使用普通肝素循环回路,血流速度为80~mL/min,血浆分离速度为20~40mL/min。
1.2.2治疗效果评价
观察临床症状:乏力、食欲、腹胀、*疸等。临床生化指标: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TBIL、PTA、血氨等。1周后临床治疗有效判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TBIL下降至正常值5倍以内、PTA40%等。90d无肝移植存活率=90d存活例数/该组总例数×%。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比较,治疗前后比较采用相关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准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饮酒史)和肝衰竭的临床分型、主要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构成比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分别共治疗57、52、41例次,3组患者采用人工肝模式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组患者生化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治疗前TBIL水平高于A组(P0.05),但治疗后3组患者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PTA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前PTA明显高于A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B、C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B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2例血浆过敏,1例消化道出血;B组有1例血浆过敏及1例消化道出血;C组出现1例低血压情况。3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PLT明显下降(P0.05),B、C组患者治疗前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生化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2.3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人工肝治疗1周后,A组患者中18(58.06%)例得到临床好转,1例患者死亡;B组患者中18(66.67%)例得到临床好转,1例患者死亡;C组患者中17(73.91%)例得到临床好转,1例患者死亡。3组患者的1周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在90d内无肝移植存活分别为23、20、19例,存活率分别为74.19%、74.07%及82.61%,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肝衰竭病死率极高、存活率低的根本原因是短时间内肝细胞大量坏死,继发肝脏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肝衰竭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性脑病、脑水肿、败血症、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大出血、循环障碍、肾衰竭、代谢性酸中*以及低血糖等。上述并发症均较凶险,若得不到积极的救治,患者病情将迅速进展,最终走向死亡。目前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主要方式,包括有血浆置换、血液吸附、血液滤过等方式,目前以血浆置换最为广泛。血浆置换可以清除血浆中大分子*素,如内*素、白蛋白结合的芳香族氨基酸、胆汁酸、胆红素等,同时能够补充凝血因子、白蛋白等,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本研究证实,单纯血浆置换可以对胆红素及PTA等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血浆置换成为治疗肝衰竭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虽然单一全血浆置换治疗,可以对各种分子量的*素物质起到清除作用,治疗肝衰竭有一定疗效,但是受到血浆量供应受限以及对炎症介质、血氨等*素的清除能力有限的影响,目前临床上采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模式较少。
随着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肝治疗模式多种多样。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以及并发症不一,需要特异性吸附柱进行病因治疗及继发并发症针对性处理,选择的人工肝治疗组合模式就不同。血液吸附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成为治疗肝衰竭的主流。血浆吸附包括胆红素吸附、炎症吸附以及其他特异性免疫吸附。DPMAS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树脂(BS)特异性吸附胆红素、胆汁酸,中性大孔吸附树脂(HA-II)利用范德华力及分子筛可以吸附大分子*素,如IL-6、TNF-a等炎症因子。DPMAS技术不仅加强了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及炎介质的清除,而且弥补了血浆置换治疗技术的不足,在临床上DPMAS治疗肝衰竭逐渐推广。在国内自年以来,已有浙江大医院、重庆医院、医院医院开展,并得到临床充分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
肝衰竭的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是“炎症风暴”,有效控制这一重要环节,等于延缓甚至阻断肝衰竭的进展。PP+CRRT治疗,不仅能够起到双重清除炎症因子的作用,而且连续性血液滤过通过滤过膜超滤水分同时,清除了血氨等中小分子*素,向体内输入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仿的置换液,达到纠正机体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性分析HPE联合DPMAS或联合PP+CRRT治疗肝衰竭的疗效。结果显示,对于肝衰竭合并感染情况下,两组治疗前后的CRP及IL-6有一定的下降。经过统计分析,HPE联合PP+CRRT治疗组对CRP的清除有统计学意义,而HPE联合DPMAS对CRP和IL-6的清除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然HPE联合DPMAS模式对“炎症风暴”的控制更有优势。PP联合CRRT治疗清除炎症因子不明显主要与CRRT治疗时长、人工操作环节多等因素有关,同时说明CRRT虽可以对炎症介质有一定的清除,但更多是清除中小分子*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起到作用。本研究还观察到,HPE联合DPMAS治疗模式较PE组更能有效清除血氨等*素,可能减少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发现,采用HPE联合DPMAS治疗手段,明显控制机体“炎症风暴”及降低血氨,从而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象得到较好的恢复,在表2得到很好体现。HPE联合DPMAS治疗肝衰竭的近期好转率为73.91%,医院治疗效果相当。PE联合DPMAS的好转率均高于纯PE组(58.06%)和HPE联合PP+CRRT组(66.67%),说明仅需要0-mL进行PE联合DPMAS比较单纯PE或联合PP+CRRT,治疗肝衰竭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本研究表明,HPE与DPMAS联合治疗肝衰竭,弥补了单纯PE及CRRT治疗的缺陷,可以减少血浆的用量,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下降,较好的清除细胞因子及血氨,有较高的好转率,保证治疗的成功率。对于血浆紧缺、肝衰竭合并继发感染或肝性脑病等患者,HPE联合DPMAS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