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现下正处三伏天,广东天气异常炎热,记者医院获悉,近日该院接收了不少中暑患者。据统计,7月23日当天,该院急诊科就连续收治了21例患者,据了解,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工地上工作的工人。当天收治的中暑患者中,大部分因送医及时,症状较轻,经过有效降温、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当天就出院回家了。而其中患者娄师傅(化名)因症状严重,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广州羊城晚报》
中暑居然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结果吗?这是我们意料之外的。所以让我们了解一下中暑的前因后果,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许多老年人秉持“节约”的观点,夏季不愿意开空调,希望大家看完这篇科普文,在炎热的天气中不要委屈自己,这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什么是中暑? 中暑(heatillness)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髙湿环境下,发生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中暑病因及发病机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产热增加:见于强体力劳动、运动和*训的人群,身体产热明显增加。饮酒也能产热,升高体温,易促发中暑。2.获取热量多:环境温度升高时,在室温高、通风不良环境中的年老体弱多病(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偏瘫、截瘫或意识障碍、慢性酒精中*)患者,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及随意调节能力减退,不能灵活躲避高温环境和据情改变生活方式导致身体获取热量增多。3.散热障碍:影响散热的因素包括:①出汗减少;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见于脑或下丘脑功能障碍者、服用镇静催眠药者、老年人、婴幼儿和饮酒者;③心血管储备功能降低:见于老年人、心功能障碍者;④应用影响出汗药物:如抗胆碱能药和抗组胺药等;⑤过度肥胖和衣服透气不良;⑥外源性因素:高温及高湿环境。高热环境对人体各系统影响:机体对环境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未适应时,体内产热超过散热量是发生中暑的主要机制,脱水(dehydration)加速中暑发生。中暑高热(体温42℃)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直接损伤细胞,细胞膜稳定性丧失、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直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中枢神经系统:高热能使大脑和脊髓细胞死亡,发生脑水肿、局部出血、颅内压升高和昏迷。2.心血管系统:中暑早期,由于脱水、血管扩张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出现低血压。3.呼吸系统:中暑患者呼吸增快,常出现呼吸性碱中*(respiratoryalkalosis)。4.水和电解质代谢大量出汗导致水、钠丢失。5.肾脏患者由于脱水、低灌注、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等易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6.消化系统:中暑对肠道直接热*性作用和血液灌注相对减少引起肠缺血性溃疡,肠出血。7.血液系统:中暑时,血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脱水引起血液浓缩和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血栓。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常有高热、行为异常、神志障碍或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常在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或*训时发病。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次/分)、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常死于MODS或MOF。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