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点评
陈仲清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病史特点:车祸致颅脑损伤,脑疝形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
诊断:广泛性脑挫伤,左颞顶枕硬膜外血肿,创伤性急性硬膜下出血,脑疝,颅骨和面骨骨折,颅腔积气,面部裂伤
治疗过程:颅内血肿清除术+硬脑膜修补术+去骨瓣减压,镇静、镇痛,呼吸机辅助通气,亚低温治疗,液体复苏,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循环,输血补充失血和纠正凝血障碍;监测颅内压,甘露醇脱水;预防/抗感染;控制血压;抑酸护胃,护肝,化痰及维持内环境稳定;
治疗重点非常明确,采用颅内高压治疗策略,降低颅内压解除危及生命的脑疝形成和发展。治疗措施得当,包括密切监测颅内压、充分镇静镇痛、亚低温、保证脑灌注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特别是在镇静镇痛方面采用阶梯镇静镇痛策略,脑水肿高峰期(约1周)使用布托啡诺+咪达唑仑深镇静,脑水肿消退期(1周后)使用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浅静脉,这样在脑水肿高峰期充分控制颅内压、降低脑代谢、保证脑灌注。
后期浅镇静有利于神经系统的评估及病人呼吸的恢复,对病人后期康复十分重要。其中布托啡诺具有呼吸抑制轻微,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胃肠功能抑制轻微等特点;可以通过降低脑的能量代谢以控制脑的灌注压,进而控制颅内压,是重型颅脑外伤较长时间的镇痛镇静的可选择药物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