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诊所挂了两瓶水,差点ldquo [复制链接]

1#

发热、乏力、头晕,用点激素,再吊瓶葡萄糖这不是常规操作码?

在此,小编要郑重地告诉大家:万万使不得!

如果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上述操作,不是个坑,而是个天大的雷啊!!

一瓶葡萄糖,让他命悬一线

年9月9日,患者罗先生被工友十万火急地医院急诊急救联动中心,当时的他意识不清、呼唤不醒,情况危急。

38岁的年轻建筑工人,怎么突然昏迷了呢?抢救室中的急诊医生脑海里打了个问号。经详询,罗先生因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遂前往诊所就诊,诊所医生为其进行了激素退烧、葡萄糖补充体力的常规治疗,谁知道,吊针挂着挂着,罗先生毫无预兆陷入昏迷,急坏了同行的工友。

葡萄糖?敏感的急诊医生马上意识到,昏迷原因可能与血糖有关,立即为其检测了指尖血糖,又是一个“谁知道”——血糖指数高到“爆表”,血糖仪无法显示结果!急诊医生立即联系内分泌代谢病科请求会诊。

国壮内分泌代谢病科袁雁为糖尿病患者查体

内分泌代谢病科医生袁雁在会诊中注意到,罗先生除血糖高外,血气分析PH值也低于常人,很有可能是患上了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两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马上降糖!”虽初出茅庐,但袁雁心里十分笃定,专业知识告诉她,如不及时施救,病人恐怕面临着更大的危险——表面上,罗先生仅仅是昏迷,但各项检测指数已偏离正常值范围,时间越久,出现严重代谢混乱、器官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就更大,而且会因此导致死亡。

判明病情后,医生们迅速实施抢救,为罗先生降糖、补液。一个小时后,昏迷多时的罗先生终于渐渐苏醒,捡回了一条命。

身患糖尿病,患者却不知情

清醒的罗先生度过危险期了吗?

“只能算是暂渡难关。”袁雁定论,她解释,清醒后的罗先生血糖仍高于血糖监测仪的检测范围,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为什么血糖会如此之高?

“出现如此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很可能患有糖尿病。”袁雁推测,同时向罗先生了解了既往病史,特地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罗先生却表示,自己是一名建筑工人,平日身体健康,并没有感到明显不适,此前的就医经历也从未有过糖尿病的诊断。

为明确诊断,医护人员将罗先生的血液送往检验科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报告显示,随机血糖高达.46mmol/L,是正常人的13倍,且体内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肌酶谱等多项指数也严重偏离正常值,糖尿病患者实锤!

“糖尿病患者绝不可采取注射激素与葡萄糖的疗法。”袁雁说,因为这样的治疗,会导致患者血糖进一步飙升,诱发多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着很强的致死性。罗先生对自己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并不知情,也不了解用药禁忌,也正是因为“一通常规操作”,才导致了他“命悬一线”的危险境地。

医生们为罗先生查看病情

随后,医生们为罗先生补充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护心、护肾等一系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罗先生的血糖超出血糖仪监测范围,无法从指尖血糖及时了解到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医生们必须以小时为单位将罗先生的血液送往检验科进行检测,严密监控他身体中血糖、血钾、血钠等指数。“这样的监控很有必要。”袁雁说,良好的实时监控将帮助她掌握主动,预防细胞水肿、脑水肿、低血钾症等多种并发症疾病的发生,保障罗先生的生命健康和治疗体验。

常用降糖药物——胰岛素

经过9天的持续治疗,罗先生空腹血糖和早餐后血糖分别降为4.7mmol/l、8.3mmol/l,回归到了正常范围,其肾功能、电解质亦恢复正常。袁雁叮嘱,危急虽然解除,但糖尿病仍需持续治疗,出院后需坚持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同时在生活中形成良好饮食、运动习惯。

预防糖尿病,定期检查十分必要

据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以导致患者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系统损害,且还会引发高渗高血糖综合征、酮症酸中*、乳酸酸中*等内科急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不可不防。

内分泌代谢病科医护人员为市民科普糖尿病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均高,糖尿病患病人数全球第一,为我国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而其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达标率却很低。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与糖尿病发病的隐匿性、确诊后的不规范治疗密切相关。

护士们为来院市民检测指尖血糖

“糖尿病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却不容易被察觉。”袁雁说,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令人头疼的是,在糖尿病早期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所以绝大部分患者对身患糖尿病不知情,直到出现严重疾病或症状后才终于察觉,但此时,糖尿病对身体造成的损害往往不可逆转。因此,她建医院抽血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而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内分泌专科门诊接受规范诊疗,按照医嘱及时干预、调整,避免糖尿病进一步发展,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科普:甜蜜的负担——糖尿病的危害

THE

END

审核:小壮壮

小编:鱼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