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末代君王也是风流才子因女人和诗流芳千 [复制链接]

1#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文小叔说历史让历史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周后、小周后:

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中主死后嗣位,史称李后主。贵为天子,出身煊赫,地位崇高的李煜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治国无方,屈杀潘佑、李平,对外与赵宋妥协,对内则无心从*,耽于佛事,他偏安江表一隅,远离战场,自有繁华。

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代词宗的非凡魅力和风流才气,他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李煜,世间独一无二的李后主,浑浑噩噩的末代君王,响响当当的风流才子,开放又传统,痴情又多情,女人和词成就了他也毁灭了他。

还记得大周后吗?还记得小周后吗?这两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是李煜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人,她们为李煜枯燥无味的帝王生涯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生机,国破了,家亡了,她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念着他为她做的词。这一辈子,有了大周后、小周后,他知足了。

李煜死了,光芒却留在人间。

做个人才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命运,谁能扼住他的咽喉?何故生在帝王家?他没得选择。

重瞳·太子

重瞳与太子,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对于李煜来说,关系就大了,简单的说吧,假使他的眼睛里没有两个瞳孔或许他这一辈子就当不上皇帝了。

李煜是怎么当上太子的?故事有点漫长。

李煜的成长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生在深宫,锦衣玉食,无忧无虑。而是危险丛生,一处不小心便不能保全性命。最重要的威胁来自李煜的哥哥太子弘冀。李煜遭到弘冀的猜忌,惶惶不可终日。

这件事还得从李璟身上说起。“初,璟之袭父位也,属中原多故,卢文进、李金泉、皇甫晖之徒皆奔于璟,跨据江、淮三十余州,擅鱼盐之利,即山铸钱。物力富盛……颇有窥觎中土之意……”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南唐在李璟初即位的时候,是相当富庶的,处于上升阶段。一来地广,除却本部土地,还横跨江淮三十余州,这在十国中要算头等大国了;二来经济上发达富庶,南唐地处长江下游,鱼米之乡,又多山多铜铁,人民勤劳,是一块膏腴之地;三来李璟有点野心,以南唐的国力来说,倘若励精图治,北伐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李璟有觊觎中土的意思,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老天也不给李璟机会,李璟也不是所谓的战略家,更重要的是,李璟遇到了他无法战胜的对手——后周世宗柴荣。柴荣的野心比李璟要大得多,他不仅要统一江表,还要向北驱逐契丹,统一全国。柴荣和李璟之间的较量看来不可避免。

后周显德二年,柴荣征淮南,围困寿州。那时候,赵匡胤总领三*,威猛无敌,先破何延锡于涡口,后破皇甫晖于滁州。这两个人都是南唐大将,他们败下阵来,影响十分恶劣,对李璟的打击也十分惨重。

战果传来,李璟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柴荣和赵匡胤的兵锋如此之锐,绝非南唐所能抵挡的。史书上载,“璟大惧,遣其臣钟谟、李德明奉表原为附庸。”由此可见,李璟根本谈不上是战略家,也不是个真有志向的。他此时应该分析战果,再做部署以御进犯之兵,可他却惊慌失措,奉表求和。

后来,李璟担心柴荣怀疑他没诚意,“又遣其臣孙晟、王崇质奉表献濠、寿、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愿罢兵。”柴荣一看,李璟这是心虚啊,我既然领兵来讨了,还需要你主动献吗?于是,就拒绝了李璟的请求,继续南下。李璟一看人家不买账,相当郁闷。

显德四年,柴荣与李璟在紫金山大战。结果李璟大败,大将投降了不少,土地也丢失了不少,李璟心里着实着急,可是没有办法,打不过人家啊,不是柴荣的对手。

就这样,打一仗丢一块国土,打一仗损失几员战将,跟柴荣糊弄了一年有余。到了第二年,李璟吃不消了。柴荣又连陷楚、扬两州,准备渡江进逼金陵。这下子,李璟懵了,“璟大惧,请尽割江北之地,画江为界,称臣于中朝,岁贡土物数十万”。

可能是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或是柴荣的身体条件不容许,柴荣就答应了。至此,南唐的国土面积大大缩水,长江以北,也就是江淮间三十几州的土地丧失殆尽。李璟失去了北伐的跳板,当然了他觊觎中原的野心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就当以前没有过这种念头,以后更不会有了。

就在前线不断丧权辱国的同时,南唐国内的斗争也没闲着。李璟嗣位后,就着手解决储君的问题。李璟当时的想法是立兄弟李景遂为储君,因为李景遂有能力,岁数也合适。于是,李璟就在父亲的棺柩前和景遂起誓,要兄终弟及,并“中外庶*,并委景遂参决。”

但是,李璟的这种作为却犯了*治上的大忌。

古代发生的宫廷*变或是夺嫡惨案,都是由皇帝处理接班人问题不当引起的。皇帝选择自己的接班人,大致有一套标准,即立嫡、立长、立贤、立爱,这四个标准不是并列的,而是有前后的程序。

皇帝有一个大老婆和一群小老婆,大老婆是正室,生养的儿子叫做嫡子,小老婆身份低是侧室,生养的儿子叫庶子,嫡子有继承权,庶子没有继承权,所以首先应该确定的是要立嫡子,但是古代又不实行计划生育,大老婆可能不止一个儿子,那怎么办呢?

因此又有了附加标准,要立嫡长子,就是嫡子里面岁数最大的那个儿子。如果大老婆不能生养,或是实在是嫡子们不争气,没有拿得出手的地方,那样的话就只能立贤,谁贤德就立谁为储君,臣子们也说不出什么来。

而最后一条立爱,就不值得推崇了,最容易引发*变。汉高祖宠爱戚夫人,就想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储,可是赵王如意既不是嫡长子,又称不上贤德,故此遭到朝臣的一致反对,高祖无奈,只好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才平息了朝臣的一片反对之声。因此,立储的问题十分重要,关于国家的命运。

可是,李璟偏偏在这么关键的问题上出了问题。李景遂既非嫡,又非长,又称不上贤,怎么能立为储君呢?李璟岂不是昏头了。李璟昏不昏头不要紧,他毕竟是一国之君,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可是却引起了长子李弘冀的强烈不满。

李弘冀以为,自己才是嫡长子,最有资格作为储君,李景遂算什么东西,怎么排也排不到他啊。李景遂成了李弘冀的眼中钉,时刻想着要除掉他,以挽回自己的储君位子。可是李弘冀不仅对现实中妨碍他成为储君的叔叔,充满了不可消释的仇恨,对幻想中的威胁也猜忌不已,以李煜的地位来说,怎么说也不可能威胁到弘冀,可是依然遭到了他的猜忌,原因就是李煜一目重瞳。

史书上载:“从嘉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意思就是,李煜有帝王之相,一目重瞳,上古时候帝舜也是重瞳,这样的联系,使得文献太子,即弘冀,大大的不安起来,认为李煜也可能威胁到他的储君之位,深为忌恨。

其实,弘冀是多虑了。李煜从来都没有要当皇帝的野心,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平时只醉心于音律诗词绘画,对于国家内外的事务一概不关心,长江以北的土地是不是丢了,究竟是弘冀做了太子还是景遂做了皇太弟,都不干他事。

有的人会说,这是李煜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呢。这恐怕不成立吧,一个真正的韬光养晦的人,会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吗?一个真正等待时机的人,会麻木于时事而醉心于艺术吗?不会吧,也不可能。李煜确实是无心从*的。可是,命运却偏偏选择了他。

后周显德六年,弘冀*杀景遂以后,自己也一命呜呼。如果李煜是个野心家,善于搞投机的话,他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他以前的五个哥哥都死掉了,叔叔景遂也被弘冀*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景遂和弘冀双双玩完,储君的位子非李煜莫属了。

可李煜偏偏不爱那个劳什子。不过,他拗不过命运的安排。弘冀死后,李璟封李煜为吴王,移居东宫。建隆二年,李璟立李煜为太子,六月李璟死在南昌,李煜于金陵袭位,至此这场由李璟一手引发的*变才徐徐谢幕。

他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明朗的早晨,他颤颤巍巍的走上丹陛殿,坐上那把金碧辉煌的椅子,他第一次听见下面的人都跪在他面前,大声叫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年他二十四岁,二十四岁的他没有选择,当上了皇帝。

人世一场大梦。荒唐处甚荒唐,悲痛处也无从释怀。败者已无从计较,胜者也一样高兴不起来。旧日的岁月戛然而止,新生的日子刚开头,可是却难以乐观以对,路上充满了泥泞,说不定哪一刻就陷进去,再难拔出,永远沉沦。这突如其来的胜利,对李煜来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明日更精彩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结束啦,喜欢文章的小伙伴们别忘记点击文章右下角“在看”两个字并分享朋友圈哦。

纳兰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