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成为我国人群第一位死亡原因,脑卒中是当前发达国家人群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原因,其中脑出血约占脑卒中发病的20%,脑出血发生率低于缺血性卒中,但其致死和致残率却远高于后者,国际文献报告,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高达44%,手术死亡率44%-65%,预后差80%。
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即是在这样的病理基础上,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
那么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呢?
预防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内容就是控制血压,凡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饮酒过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应尽量避免。
对于口服药物控制血压的人群,要按时按量服用,还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医嘱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及用量。
对于老年人,还应该防止跌倒,一般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症状,血管壁较脆弱,跌倒后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性较大,因此行动时要小心。
此外,平时还应该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是睡前和早起时,饮1~2杯温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
在冬天,寒冷天气会让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所以要注意保暖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日常保持乐观情绪,减少烦恼,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也很关键,因为超负荷工作有可能诱发脑出血。
如何识别脑出血呢?
脑出血早期信号主要有5种表现:
①突然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
②突然一侧或双侧眼睛看不清东西。
③突然出现没有原因的严重头痛。
④突然昏迷。
⑤突然行走困难、头晕、不能平衡。
如果发生脑出血该如何紧急处理呢?
首先应立即将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上衣扣、开窗通风,切记不要给任何药物。迅速拨打电话。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必须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给病人松解衣领,有假牙的取下假牙,将病人侧卧位,头后仰,这样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避免误吸并利于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长按下载亿邦健康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