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MRI特征
水的分布与分类
人体MRI的关键在于捕捉水的信号变化,因为人体组织中高达80%的水分都存在于细胞内,另有15%分布在组织细胞外间隙,而仅5%的水分存在于血浆中。这种广泛的水分分布使得MRI对组织中水的微小变化都极为敏感。因此,深入探究水的MRI信号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在人体组织中,这些水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态。自由水,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游离状态的水分子,它们不与其它组织成分结合,具有较高的自然运动频率,通常远高于质子的进动频率。另一方面,结合水则与大分子蛋白质紧密相连,形成一层水化层。这些结合水的自然运动频率相对较低,更接近质子的进动频率。
MRI信号特征
因此,自由水的T1值相对较长,而结合水的存在则能缩短组织的T1值。在MRI中,当组织内自由水成分增多时,其T1WI信号强度会相应降低,例如在脑水肿等情况下。相反,若结合水比例增加,T1WI上的信号强度则会相对提高,甚至出现高信号,如含粘液成分的囊肿和脓肿中的粘稠脓液等。值得注意的是,脓肿或某些肿瘤,如星形细胞瘤,其囊液或脓液中同时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这使得它们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高于主要由自由水组成的脑脊液。
脑水肿的MRI表现
血管源性脑水肿
脑部疾病在临床MRI检查中占据核心地位,而脑水肿作为这些疾病中的常见病理现象,其MRI表现的理解显得尤为关键。脑水肿可由多种脑组织疾病引发,因此,深入探讨其MRI特征对于提升脑部疾病的诊断水平至关重要。从病理学角度,脑水肿可分为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以及间质性水肿三种类型。
细胞毒性脑水肿
细胞毒性水肿,通常由脑缺血缺氧引发,其机制在于神经细胞无法进行无氧酵解,从而对缺氧状态极为敏感。当缺血状况发生后,神经细胞的ATP生成会显著减少,进而导致依赖ATP的钠钾泵功能失常。这一系列反应将造成钠在细胞内潴留,从而引发细胞内渗透压升高。为维持渗透压平衡,细胞外间隙的水分子会进入细胞内,最终导致细胞肿胀和细胞外间隙变狭窄,即细胞毒性水肿的形成。这种状况常见于超急性脑梗死或急性、亚急性脑梗死病灶的周边区域。当细胞毒性水肿发生时,主要通过DWI技术早期识别,其呈现高信号特征。
间质性脑水肿
间质性脑水肿,主要源于各类脑积水病因,因脑室内压力升高,导致脑脊液穿透室管膜,侵入脑室周边的白质区域。此类水肿多见于侧脑室周边的脑白质内,同时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含量上升。在磁共振成像上,T1WI序列显示其信号低于正常脑白质,但略高于脑脊液;而T2WI序列则揭示其信号显著高于正常脑白质,但稍低于脑脊液。值得注意的是,间质性脑水肿在DWI上并不呈现高信号特征,其病变区域的ADC值通常呈现轻至中度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