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疫一线尽锐出战的江西军团九江 [复制链接]

1#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肿瘤中心,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全副武装”进入收治重症患者的病区。受访者供图

题:战“疫”一线:尽锐出战的“江西军团”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肿瘤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协和肿瘤中心”),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全副武装”进入收治重症患者的病区。江西派出“精锐之师”——医院名、医院名医护人员,整建制接管了这里的两个重症病区,医疗队名队员持续奋战在战“疫”救治一线。

多兵种立体化联合作战

在战“疫”一线的重症病房,“生死时速”抢救时常上演。2月17日,从外院转入了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男性患者到武汉协和肿瘤中心Z14重症病房。因出现脑出血,病人深度昏迷,情况非常危急。“人命关天,立即行动!”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连忙接上去,通过做血液滤过降低脑水肿,患者生命体征终于平稳。

“真的很激动,我是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第一例出院的!很感谢江西的医生、护士们对我的悉心照顾!”2月20日,武汉协和肿瘤中心迎来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

危重病人转危为安、患者康复出院的背后凝结着医疗队员的汗水和智慧。医院医疗队队长、副院长洪涛说,医院接手的是Z14重症病区,共收治63个病人,其中4个危重症,36个重症,危重患者是所有病区里最多的,承担的救治任务最重。

洪涛说,他们派出的队员具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抢救经验,成立战时科室并配备管理人员,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把医护人员分为6个医疗小组和8个护理小组。每个组包含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等多学科人员,按危重型、重型、普通患者分配到各个治疗组。

“面对危重患者年龄偏大,部分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脑出血、心血管等其他基础性疾病情况,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科学判断和精准治疗。”洪涛表示,为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每天晚上6点到11点,采取分层次召开视频例会,了解每个组病例、感染控制、护理、物资储备等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天对病人治疗方案进行讨论。

医院医疗队队长、副院长徐建军表示,对于每一位患者都会综合年龄、病情等多种因素,实施“一人一策”“一人一团队”,治疗方案中会汇聚专家的集体智慧。

江西派出“精锐之师”——医院名、医院名医护人员,整建制接管了这里的两个重症病区。受访者供图

专家“远程会诊”把脉疑难杂症

“这是患者的最新检查报告,请专家组指导下一步如何治疗?”2月19日下午,“5G+远程会诊连线”在南昌大学二附院远程医学中心举行,视频一端连接的是武汉“疫”线战地医护人员,另一端则是总部专家组。

患者的报告即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前线的医护人员也在详细阐述医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专家组经过磋商,很快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前方遇到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医院医院总部远程会诊中心开通了“线上战场”,采取多学科方式为多名疑难杂症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徐建军介绍,派往前线的医护人员主要是以治疗新冠肺炎为主,但有些患者还合并其他的基础疾病,医院后方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进行会诊。

疫情尚未结束,来自江西的白衣战士们绝不允许自己有丝毫懈怠。他们要继续与时间赛跑、继续同病毒搏击。受访者供图

保护好医护人员就是保存战斗力

“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就是保存战斗力,医院感染控制就成为重中之重。”洪涛说,他们专门建立了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制定进出隔离病区、乘车、穿脱防护用品和用餐流程,进行全员院感培训,如门把手、电梯、过道都定期消毒,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为做好科学防护工作,南昌大学二附院建立组长负责制,队员进出病房两两监督制,组长进出病区最后一步把关。此外,专门指定院感培训人员,由副队长张超与护理组组长谢湘梅利用晚上为队员进行防护培训与抽查,讲解防护技术规范及要点,不断查找不足,防护培训人人考核,确保人人过关。

“感染控制千万不能大意,要把每一个人都当成具有潜在感染风险的人来看待。”南昌大学一附院感控小组长经常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