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昆仑山下汽车兵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分型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8063.html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樊永涛摄影报道)

没人比他们更熟悉青藏公路。

4月12日,周五。随着一声哨响,“砰”,所有车辆的车门同时关闭,随后开始启动,缓缓驶出车场。这里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陆军青藏兵站部某汽车运输旅大院内,因为是“车场日”,士兵们开始为自己的爱车做起了保养。

在战士邰立然看来,只有仔细为车辆做好保养,这位“战友”才不会在风雪青藏线上掉链子。

“常年在海拔米以上的青藏线行车,汽车性能会因为高寒缺氧下降30%左右。钢铁做的家伙都受不了,更何况人呢。”邰立然打趣道。

邰立然到部队已经15年,是个名副其实的“汽车老兵”。年,邰立然初上高原,当上了一名汽车兵,扑面而来的不单是苍茫古朴自然环境,而是高山反应引起的身体不适。从小在内地长大,胸闷、食欲下降、睡眠不足……无时不刻不折磨着邰立然,至今他仍然记得第一次去西藏时的场景。

经过短暂的适应,邰立然开始缠着班长问什么时候“上线”,在这支部队官兵们习惯把每次执行青藏线运输任务称为“上线”。

从格尔木出发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气候变幻莫测。“在青藏公路上,一天之内你可经历四级变化,时而艳阳高照,时而电闪雷鸣,时而雨雪交加,时而冰雹大作,砸落在车窗上发出震耳欲聋的敲击声。”邰立然说,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他很迷茫,望向班长,班长却坦然一笑说:“很正常,以后你就会习惯了。”

沱沱河,一个通往西藏的沿途中歇脚儿的小镇子,平均海拔。在沱沱河兵站,邰立然开始领教到高山反应的厉害,开始呕吐,全身发热,四肢无力,感觉昏天黑地,整个人似乎散了架。任务在继续,班长告诉他士兵间广为流传的土办法,遇到反应时,用绳子或者带子勒到头上,可暂缓反应,这种“老兵经验”让他在那天度过了难关。

一路过来,邰立然翻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沿可可西里、三江源进入神秘的西藏,沿途看到了美丽的藏羚羊和活泼可爱的野牦牛。第一次“上线”,让邰立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邰立然所在这支汽车部队前身是由青藏兵站部部属汽车团和司训分队组成,自上世纪50年代上高原执勤以来,历代官兵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壮志,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圆满完成了进藏物资运输和进出藏物资转运以及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为青藏两省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西南边防的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青藏公路的故事犹如可可西里的满天繁星,看不尽道不完。

青藏公路平均海拔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一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环境最苦的高原公路。由于驻地自然环境艰苦、气候异常恶劣,60多年间有多名官兵长眠于雪山冻土之中,公里青藏线平均每6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倒下……

“那次我很幸运。”阳光有些刺眼,望着天空,战士张千千叹了一口气说。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年11月13日。张千千和车队一起行驶在青藏线上,和往常不同,连日来的普降大雪,气温骤降,坡陡路滑,让他十分紧张,加之堵车严重,出任务那几天,张千千并没有好好吃上一口饭。

下午15时许,途经海拔多米的唐古拉山时,张千千突感身体不适,他一边尽力地控制着车速和方向,一边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连长胡志强说:“连长,我呼吸上不来了,好像不行了。”

下肢无力,头晕脑胀,张千千拉好手刹,昏迷之际停好车,便失去了意识……

“排长,我的车停稳了吗?连长他没事吧?”,这是因患突患急性脑水肿而昏迷的张千千,苏醒后小声地说的第一句话。正在陪护的排长丁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小战士,一时说不出话来,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据丁驰事后回忆,当天在张千千昏迷之际,车辆左边是一辆接着一辆快速驶来的大型货车,右边是2米多高的路基斜坡,操作稍有偏差,很有可能车毁人亡。紧急时刻,张千千强忍着疼痛,拼尽自己最后一点力量,右打方向、减挡减速、拉上手刹、打开双闪,将车稳稳地停靠在了路边。

“车队立即停车!”“很可能是急性脑水肿,须立即送往10公里外的唐古拉山兵站!”“卫生员迅速赶到带队车!”……竭力地嘶喊声从对讲机中传出,最终经过近1小时的奋力抢救,张千千的病情得到基本控制,意识终于恢复正常。

年经的汽车兵张千千在昏迷之际,苏醒过来后最关心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自己的汽车和车队运行到哪了。

在这里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青藏公路,绵延的昆仑山,空旷寂寥的可可西里,雄浑的唐古拉山……美丽的外表下,这条公路是那样残酷无情,是那样艰苦卓绝。

检查完车辆,邰立然、张千千又投入到体能训练中。春季的格尔木,树枝嫩芽呼之欲出,他们即将再次“上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